1c42497ccd
是個問題 系統容忍故障並繼續工作 是有條件的 |
||
---|---|---|
.. | ||
ch1.md | ||
ch2.md | ||
ch3.md | ||
ch4.md | ||
ch5.md | ||
ch6.md | ||
ch7.md | ||
ch8.md | ||
ch9.md | ||
ch10.md | ||
ch11.md | ||
ch12.md | ||
colophon.md | ||
glossary.md | ||
part-i.md | ||
part-ii.md | ||
part-iii.md | ||
preface.md | ||
README.md | ||
SUMMARY.md |
設計資料密集型應用 - 中文翻譯
- 作者: Martin Kleppmann
- 原書名稱:《Design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
- 譯者:馮若航 (fengruohang@outlook.com )
- Gitbook地址:ddia-cn
- 使用Typora或Gitbook以獲取最佳閱讀體驗。
譯序
不懂資料庫的全棧工程師不是好架構師
—— Vonng
現今,尤其是在網際網路領域,大多數應用都屬於資料密集型應用。本書從底層資料結構到頂層架構設計,將資料系統設計中的精髓娓娓道來。其中的寶貴經驗無論是對架構師,DBA、還是後端工程師、甚至產品經理都會有幫助。
這是一本理論結合實踐的書,書中很多問題,譯者在實際場景中都曾遇到過,讀來讓人擊節扼腕。如果能早點讀到這本書,該少走多少彎路啊!
這也是一本深入淺出的書,講述概念的來龍去脈而不是賣弄定義,介紹事物發展演化歷程而不是事實堆砌,將複雜的概念講述的淺顯易懂,但又直擊本質不失深度。每章最後的引用質量非常好,是深入學習各個主題的絕佳索引。
本書為資料系統的設計、實現、與評價提供了很好的概念框架。讀完並理解本書內容後,讀者可以輕鬆看破大多數的技術忽悠,與技術磚家撕起來虎虎生風🤣。
這是2017年譯者讀過最好的一本技術類書籍,這麼好的書沒有中文翻譯,實在是遺憾。某不才,願為先進技術文化的傳播貢獻一分力量。既可以深入學習有趣的技術主題,又可以鍛鍊中英文語言文字功底,何樂而不為?
前言
在我們的社會中,技術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資料、軟體、通訊可以用於壞的方面:不公平的階級固化,損害公民權利,保護既得利益集團。但也可以用於好的方面:讓底層人民發出自己的聲音,讓每個人都擁有機會,避免災難。本書獻給所有將技術用於善途的人們。
計算是一種流行文化,流行文化鄙視歷史。 流行文化關乎個體身份和參與感,但與合作無關。流行文化活在當下,也與過去和未來無關。 我認為大部分(為了錢)編寫程式碼的人就是這樣的, 他們不知道自己的文化來自哪裡。
——阿蘭·凱接受Dobb博士的雜誌採訪時(2012年)
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資料系統的基石
第二部分:分散式資料
第三部分:衍生資料
術語表
後記
法律宣告
從原作者處得知,已經有簡體中文的翻譯計劃,將於2018年末完成。
譯者純粹出於學習目的與個人興趣翻譯本書,不追求任何經濟利益。
譯者保留對此版本譯文的署名權,其他權利以原作者和出版社的主張為準。
本譯文只供學習研究參考之用,不得公開傳播發行或用於商業用途。有能力閱讀英文書籍者請購買正版支援。
CONTRIBUTION
- 序言初翻修正 by @seagullbird
- 第一章語法標點校正 by @nevertiree
- 第六章部分校正 與第10章的初翻 by @MuAlex
- 第一部分前言,ch2校正 by @jiajiadebug
- 詞彙表、後記關於野豬的部分 by @Chowss
- 簡體與繁體中文轉換工具 by @afunTW using OpenCC
感謝所有作出貢獻,提出意見的朋友們:Issues,Pull Requests
LICENSE
CC-BY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