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bin/zh-tw.py b/bin/zh-tw.py index 03961ed..1485f29 100755 --- a/bin/zh-tw.py +++ b/bin/zh-tw.py @@ -14,6 +14,7 @@ def convert(src_path, dst_path, cfg='s2twp.json'): .replace('線上性', '線性') .replace('復雜', '複雜') .replace('討論瞭', '討論了') + .replace('倒黴', '倒楣') for line in src)) print("convert %s to %s" % (src_path, dst_path)) diff --git a/zh-tw/ch7.md b/zh-tw/ch7.md index 706796f..7d74c7f 100644 --- a/zh-tw/ch7.md +++ b/zh-tw/ch7.md @@ -583,7 +583,7 @@ COMMIT; - 隔離級別難以理解,並且在不同的資料庫中實現的不一致(例如,“可重複讀” 的含義天差地別)。 - 光檢查應用程式碼很難判斷在特定的隔離級別執行是否安全。 特別是在大型應用程式中,你可能並不知道併發發生的所有事情。 -- 沒有檢測競爭條件的好工具。原則上來說,靜態分析可能會有幫助【26】,但研究中的技術還沒法實際應用。併發問題的測試是很難的,因為它們通常是非確定性的 —— 只有在倒黴的時序下才會出現問題。 +- 沒有檢測競爭條件的好工具。原則上來說,靜態分析可能會有幫助【26】,但研究中的技術還沒法實際應用。併發問題的測試是很難的,因為它們通常是非確定性的 —— 只有在倒楣的時序下才會出現問題。 這不是一個新問題,從 20 世紀 70 年代以來就一直是這樣了,當時首先引入了較弱的隔離級別【2】。一直以來,研究人員的答案都很簡單:使用 **可序列化(serializable)** 的隔離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