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 of
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git
synced 2025-01-25 23:11:02 +08:00
133 lines
15 KiB
Markdown
133 lines
15 KiB
Markdown
Linux的未来:进化无处不在
|
||
================================================================================
|
||
|
||
*InfoWorld* —— Mark Shuttleworth之前关闭了[Ubuntu Linux的第一号bug][1](“微软拥有最高的市场占有率”),导致了一些争议,也引出了一些意味深长的讨论,讨论自从1991年Linus Torvalds以个人玩物项目发明Linux以来,Linux所走过的路。
|
||
|
||
微软也许不会那么快退出桌面系统的历史舞台,但是随着Linux逐渐成长成为IT行业的一块重要基石,计算机的本质也已经完全改变。如今,从云服务到手机操作系统,几乎行业内的所有领域都受到了Linux的直接推动或间接影响。
|
||
|
||
###Linux体系:提交、审核、采纳
|
||
|
||
伴随着支持者的不断增加,Linux的开发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
||
|
||
但发展的方向又在何处?如果Linux的普及和开发程度正在接近顶峰,那接下来Linux将去往何方?因为Linux具有超高的定制性和超多的“分身”,也许没有哪一个单独的答案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
||
|
||
或许,更重要的,是快速成长中的Linux如何应对挑战,变得更加成熟稳定,成为在多个领域主导市场发展的领头羊。接下来,让我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预测一下Linux的未来:原材料、社区产品与企业贡献、其特质所面对的各种挑战、技术实力和成长方向。
|
||
|
||
###Linux作为原材料:弯曲、塑形,你想让它是什么样都可以
|
||
|
||
如果用一个形容词来总结Linux独有的优点,那就是“可塑性(malleable)”。Linux是这样一种原材料,可以装订切割,也可以为任意场合量身定做,小到嵌入式设备,大到大规模并行超级计算机。
|
||
|
||
但同时,这也是Linux的缺点之一。它千变万化的特性使得它很少以“Linux”的本来面目出现 —— 相反,人们使用的是各种“基于Linux”的产品,例如Android、或家用路由器这样的硬件设备。桌面Linux的多个发行版(之间往往不相容)也把最忠实的用户群分割得七零八落。
|
||
|
||
Linux基金会执行董事Jim Zemlin承认,“Linux终端用户的体验的的确确是支离破碎的,但这也是Linux的一个强大之处。”
|
||
|
||
“它就像一块建筑地基,使得Google能建立Android和Chromebooks,Amazon建立Kindle,Canonical建立Ubuntu,等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有这些产品对用户来说意味着不同的使用体验,而选择权完全在消费者自己手里。”
|
||
|
||
Mark Baker,Canonical公司的Ubuntu服务器产品经理,目前负责领导Ubuntu项目。他的话更加具体准确地表明了这一观点:“开源意味着选择的自由。”开源自然会促进模块化,因此,无论你是一个技术宅男还是正在开发数据中心的系统架构师,“通过开源,你可以选择最适合你的组件”。
|
||
|
||
但是IDC的操作环境分析师兼系统软件项目副经理 Al Gillen 却质疑这种完全放任自流的价值观。“Linux是开源的,由此,任何人都可以修改代码,把它变成别的什么东西。但是,现代工业已经表明,没有价值的产品会被淘汰,代码的发展主线应当始终紧靠主流价值观。”
|
||
|
||
Android用户对此有直接的深刻体会,诸多Android操作系统间存在着严重的碎片化问题。严格来说,尽管这并不都是Linux的责任,但是看看在Android之前就已经出现的无数五花八门的Linux桌面发行版吧,放任产品随意修改,差异化实现又造成更大的影响 —— Android碎片化只是将这些问题生动放大了而已。
|
||
|
||
讽刺的是,即使“可塑性”真的是Linux的最大优势,但过犹不及,Linux作为这样的原材料将会付出成倍的代价。
|
||
|
||
Cloudera的工程部经理 Eric Sammer 并没有孤立地看待这个问题,他认为Linux的用户群“与Firefox或Apache等产品的用户群并不一样”,Linux“面向的并不是终端用户,而是操作系统类工程师”,因此它需要与“很多其他软件一同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 —— 其中大部分软件是捆绑发布的,并对用户透明(例如boot loader)。”就如同Torvalds在Linux最初的内核发布日志中亲自写道,“只有内核,你什么也干不了。”
|
||
|
||
Android验证了Gillen和Sammer以上两人的观点,作为Linux最受欢迎的“衍生品”,Android所有的附加值都来自于Google以及Google专门为其开发的App生态系统。因此说,Linux的可塑性只是它成为真正产品的第一步,正如下文中这些最成功的Linux拥护者 —— 企业,所熟悉的一样。
|
||
|
||
###企业的贡献:利还是弊?
|
||
|
||
Linux的另一个特点,它是一个合作产物,由众多贡献者共同努力缔造而成。那么,这些贡献者从何而来?
|
||
|
||
答案:企业。企业是最主要的贡献者,但是他们忠于利益,支持Linux只是为了自身的未来发展。除去Red Hat(不同于Canonical,RedHat是最为人所熟知的Linux解决方案供应商),排名前几位的贡献者主要包括Intel,IBM,德州仪器,甚至还有微软。
|
||
|
||
Linux的所谓“灵活性”,即能够运行在多个平台或设备上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上这些贡献者,而他们的主要动力则来自于不断萌发的自身需要:例如,微软为Linux内核添加的代码,大大改善了Linux在其产品Hyper-V下的运行状况。
|
||
|
||
Sammer相信企业背景的发行版之所以能够普及,是“因为Linux内核这样的项目其复杂程度和准入门槛太高,一般水平的C程序员很难在有限的业余时间内,仅凭个人能力,而不依靠企业的支持,跟上内核的更新进度、建立社区公信力,或者做出某些重大贡献”。在他看来,企业恰恰有能力有资源支持这样的努力,与之相比,高校和研究机构已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
||
|
||
但是企业发行版的普及就代表Linux已经陷入企业的控制了吗?难道这就是Linux的未来?沦为资本的玩物?
|
||
|
||
其实最重要的不是看谁对Linux的贡献最多,而是这种贡献所代表的企业精神。不管是纯粹为了圈钱,还是为了把挣来的钱都回馈于社区,无论这些企业最初的动机是什么,作为Linux的贡献者,它们始终对贡献本身坚信不疑。
|
||
|
||
Mark Coggin,Linux红帽企业版的市场高级总监,他坚信,“最佳的创新点是那些经过开源社区的无数参与者利用、改进后的方案。”
|
||
|
||
“我们所有的新点子都会先作为开源项目,寻求社区上游项目组的增益评估,然后才加入像红帽企业版这样的产品。我们希望那些为Linux内核及配套项目工作的每个人,也能拥有像我们一样的眼光。”
|
||
|
||
还有一小部分观点认为,企业发行版Linux其实是一种“被绑架的Linux”,正如Gillen所提倡的 —— 这是一种让Linux“稍稍不那么贴合主流用户群需求”的方法。他确信,对Linux的商业化支持与商业优化“对Linux的开发模式大有裨益,而不是相反。”
|
||
|
||
###同样的,对Zenmlin来说,Linux开发“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
|
||
|
||
“如果移动领域的某位开发者改善了耗电量,另一位在数据中心工作的开发者会因此而受益,他可以使用前者的改进来确保自己的数据服务运行得更有效率,”Zemlin说道,“共享开发正是Linux如此强大的原因。”
|
||
|
||
同样,企业开发也并非敌人,“人们为Linux的开发工作付费从来都不是坏事;这些钱款可以让Linux的改善与创新变得更加迅捷快速。”
|
||
|
||
真正的问题是,Baker补充道,“一些超大型网络公司对Linux作出改进并上线应用,但是却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而把这些改进捂在自家门里。”
|
||
|
||
GPL协议第三版 —— 从Linux发布协议的一个早期版本改进而来 —— 当初修改该协议的部分原因就是为了应对上述行为。尽管如此,协议只能防止获取他人代码后作为Web服务重新开发。除此以外,并没有什么固有的方法(或法律手段)能够禁止公司或个人在代码开发完成后封闭独占这些改进后的代码,也许,这就是Linux对全世界自由开放所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社会成本吧。
|
||
|
||
###Linux面临的最大威胁
|
||
|
||
感谢开源机制,Linux始终能够作为一个开源项目,企业才无法像以前那么独断专行。那除了企业,现在什么才是Linux所面临的最大威胁呢?
|
||
|
||
没人会真的认为Linux会被版权欺诈或诉讼所威胁,更不会因此从OS版图上消失。类似的最大一起诉讼案,SCO
|
||
Group公司控告IBM案,被广泛解释为间接对Linux的攻击,也最终以悲惨的失败而告终(译者注,该案件间接导致了SCO Group的破产)。
|
||
|
||
Coggin也倾向于该观点:“依靠巨大的开发者网络和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传播,Linux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意味着它具有很强的韧性。尽管专利威胁一直都在增加,正如许多科技公司最近所做的那样,但是看起来专利诉讼并不会对Linux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
||
|
||
除此以外,其他类似开源产品的竞争,甚至更加自由化的协议(例如各式各样的BSD们),目前为止,都没有真正达到能够危及淘汰Linux的程度。
|
||
|
||
Sammer用一个单词总结出了,在合法范围内,Linux面临的最大威胁:自满! —— 自满地认为已经成为所有领域的市场领导者。
|
||
|
||
他说,“如果你正在竞争第一名的位置,你常常愿意更开放地做出改变,无论是过程上的、心态上的,还是有关发展路线的,甚至维持现状本身。想想Firefox被Chrome以如此快的速度抢走了如此多的份额,再想想当年的商业化Unix们被Linux抢占江山,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
||
|
||
大致根据同样的思路,Zemlin看到了这样一种威胁,面对日益增长的需求,Linux的天才开发者们才气有余,但经验不足,因此这才有了[Linux培训][2]项目。
|
||
|
||
Gillen发现的威胁来自于社区的变化,“随着时间推移,Linux的主流用户群 —— 社区,正在从企业的客户(服务的消费者)转变为服务的提供者。”
|
||
|
||
这样一种变化可能会导致Linux用户被迫作为Linux服务提供者的同时,却完全无法将自己的智慧和创新回馈社区。这种变化也许会持续十几年甚至更长,但它“对整个Linux世界都具有深远的消极影响,包括各个Linux商业发行商在内。”
|
||
|
||
Linux所要面对的另外一个潜在威胁是公司兼并 —— 这并不会威胁到Linux本身,但它可能会间接导致各种各样的可能性。Baker担心移动设备的快速增长,除了受Linux自身的发展影响外,更多的会受到来自企业施加的影响。
|
||
|
||
他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诸如Ubuntu和Firefox这样的第二选择,目的就是为那些上网时不愿受Apple和Google摆布的人们提供真正的替代品。”
|
||
|
||
说到Google,Google是Android的发展道路上最坚定的捍卫者。围绕Android作为Linux发展而来这一话题,有许多反对意见的争论,这样的争论对于Google的世界观来说,就像与它的首页相比较一样,稍显多余,同时它们也不符合Linux(自由开放)的精神。
|
||
|
||
简而言之,目前Linux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它自身 —— 无意中,衡量Linux产品的第一标准已经变成了如何让它看起来更吸引人。一直以来,Linux所固有的灵活性和可塑性帮助它战胜自满和企业兼并,克服重重困难,但如今还能否一如既往,情况并不明朗。
|
||
|
||
###路在何方?
|
||
|
||
毫无疑问,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Linux现在都正处在关键的岔路口,它将去往何方,又将付出怎样的代价,都值得探讨。
|
||
|
||
Linux最明显的未来之路,首先,它不仅仅是一块基石,或者说不仅仅是一种建立基础设施的途径;其次,它应当减少过多的产品形式;最后,真正的革新,不仅仅是拓展Linux本身,还要拓展其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办法。目前还很少有人如此对待Linux,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除了呼吁更多的人改变对Linux的看法,还必须打破技术壁垒,将眼光放得更长远。
|
||
|
||
对此,Coggin说道:“Linux正在逐渐成为一个更加成套或灵活的操作系统,进而超越其作为一个基础设施平台的作用。我们看到,开发者和架构师们正在使用Linux建立新一代解决方案,创造出新一代的企业架构。”这些工作中的大部分已经开始付诸实施,他说道,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领域以及社交网络等多个方面”。
|
||
|
||
Gillen也同意上述观点,Linux“即将成为公共云基础设施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部分,由此,Linux确保了它在现代工业中能够长期发挥作用。”
|
||
|
||
Baker说道,“Linux已经在运行着云业务,这是毫无疑问的,它需要巩固自己作为基础设施平台的位置 —— 这意味着它需要时刻保持最新的技术领先优势,例如ARM服务芯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设计,以及所有的软件设计数据中心。”上述这些工作应当可以作为开源系统硬件设计(例如[开源计算机项目][3])的有效补充。
|
||
|
||
###Linux体系:提交、审核、采纳
|
||
|
||
伴随着正面需求不断增长,Linux的开发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
||
|
||
Linux作为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元素,其中一个潜在的缺点就是它有可能成为商业化的制度产物,正如曾经它所取代的闭源Unix们。但是Zemlin认为,Linux极大的灵活性在这方面发挥了作用:“十几年前,如果你问到Linus Torvalds或其他社区成员,Linux是否会比其他任何平台都要更多的装到移动电话里,他们当然会说‘不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是注视Linux的发展,不要尝试去预测它,因为所有的预测几乎都会是错误的。”
|
||
|
||
另一个重要的未来发展方向,就像上面提到的,“独立于Google之外,在移动领域有更大的发展,”Baker如此预测道。像Mozilla专门针对移动电话的Firefox操作系统项目,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尝试,尽管在Google的存在下,以及Android如此巨大的市场份额面前,其成功的几率并不明朗。
|
||
|
||
最后,最关键的问题,谁将担负起指引Linux未来之路的责任。因为Linux可以由其他人任意复制(fork)并开发,历史证明,拥有单一核心开发团队对于Linux来说是最好的,同时要求基于该团队的所有项目,其核心都能贯穿始终。
|
||
|
||
这样核心团队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以推动Linux弥补现有或将来可能出现的不足,避免闭门造车式的技术封锁,最终使Linux成为它最应该成为的样子。
|
||
|
||
如果Linux的未来真的无处不在,现在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它会是什么样子 —— 这是一件好事,难道不是吗?
|
||
|
||
--------------------------------------------------------------------------------
|
||
|
||
via: http://www.networkworld.com/news/2013/101513-the-future-of-linux-evolving-274829.html
|
||
|
||
译者:[Mr小眼儿](http://blog.csdn.net/tinyeyese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
||
|
||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
||
[1]:https://bugs.launchpad.net/ubuntu/+bug/1
|
||
[2]:http://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
|
||
[3]:http://www.opencompute.org/2013/05/08/up-next-for-the-open-compute-project-the-networ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