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mirror of 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git synced 2025-01-25 23:11:02 +08:00
TranslateProject/published/201806/20180131 A history of low-level Linux container runtimes.md
2018-06-30 23:01:43 +08:00

8.7 KiB
Raw Blame History

底层 Linux 容器运行时之发展史

“容器运行时”是一个被过度使用的名词。

在 Red Hat我们乐意这么说“容器即 LinuxLinux 即容器”。下面解释一下这种说法。传统的容器是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通常具有如下 3 个特性:

  1. 资源限制

    当你在系统中运行多个容器时,你肯定不希望某个容器独占系统资源,所以我们需要使用资源约束来控制 CPU、内存和网络带宽等资源。Linux 内核提供了 cgroup 特性,可以通过配置控制容器进程的资源使用。

  2. 安全性配置

    一般而言,你不希望你的容器可以攻击其它容器或甚至攻击宿主机系统。我们使用了 Linux 内核的若干特性建立安全隔离,相关特性包括 SELinux、seccomp 和 capabilities。

    LCTT 译注:从 2.2 版本内核开始Linux 将特权从超级用户中分离,产生了一系列可以单独启用或关闭的 capabilities

  3. 虚拟隔离

    容器外的任何进程对于容器而言都应该不可见。容器应该使用独立的网络。不同的容器对应的进程应该都可以绑定 80 端口。每个容器的内核映像image根文件系统rootfsrootfs都应该相互独立。在 Linux 中,我们使用内核的名字空间namespace特性提供虚拟隔离virtual separation

那么,具有安全性配置并且在 cgroup 和名字空间下运行的进程都可以称为容器。查看一下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操作系统中的 PID 1 的进程 systemd你会发现 systemd 运行在一个 cgroup 下。

# tail -1 /proc/1/cgroup
1:name=systemd:/

ps 命令让我们看到 systemd 进程具有 SELinux 标签:

# ps -eZ | grep systemd
system_u:system_r:init_t:s0             1 ?     00:00:48 systemd

以及 capabilities

# grep Cap /proc/1/status
...
CapEff: 0000001fffffffff
CapBnd: 0000001fffffffff
CapBnd:    0000003fffffffff

最后,查看 /proc/1/ns 子目录,你会发现 systemd 运行所在的名字空间。

ls -l /proc/1/ns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Jan 11 11:46 mnt -> mnt:[4026531840]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Jan 11 11:46 net -> net:[4026532009]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Jan 11 11:46 pid -> pid:[4026531836]
...

如果 PID 1 进程(实际上每个系统进程)具有资源约束、安全性配置和名字空间,那么我可以说系统上的每一个进程都运行在容器中。

容器运行时工具也不过是修改了资源约束、安全性配置和名字空间,然后 Linux 内核运行起进程。容器启动后,容器运行时可以在容器内监控 PID 1 进程,也可以监控容器的标准输入/输出,从而进行容器进程的生命周期管理。

容器运行时

你可能自言自语道“哦systemd 看起来很像一个容器运行时”。经过若干次关于“为何容器运行时不使用 systemd-nspawn 工具来启动容器”的邮件讨论后,我认为值得讨论一下容器运行时及其发展史。

Docker 通常被称为容器运行时,但“容器运行时container runtime”是一个被过度使用的词语。当用户提到“容器运行时”,他们其实提到的是为开发人员提供便利的上层high-level工具,包括 DockerCRI-ORKT。这些工具都是基于 API 的,涉及操作包括从容器仓库拉取容器镜像、配置存储和启动容器等。启动容器通常涉及一个特殊工具,用于配置内核如何运行容器,这类工具也被称为“容器运行时”,下文中我将称其为“底层容器运行时”以作区分。像 Docker、CRI-O 这样的守护进程及形如 PodmanBuildah 的命令行工具,似乎更应该被称为“容器管理器”。

早期版本的 Docker 使用 lxc 工具集启动容器,该工具出现在 systemd-nspawn 之前。Red Hat 最初试图将 libvirt libvirt-lxc)集成到 Docker 中替代 lxc 工具,因为 RHEL 并不支持 lxclibvirt-lxc 也没有使用 systemd-nspawn,在那时 systemd 团队仅将 systemd-nspawn 视为测试工具,不适用于生产环境。

与此同时,包括我的 Red Hat 团队部分成员在内的上游upstream Docker 开发者,认为应该采用 golang 原生的方式启动容器,而不是调用外部应用。他们的工作促成了 libcontainer 这个 golang 原生库用于启动容器。Red Hat 工程师更看好该库的发展前景,放弃了 libvirt-lxc

后来成立 开放容器组织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OCI的部分原因就是人们希望用其它方式启动容器。传统的基于名字空间隔离的容器已经家喻户晓但人们也有虚拟机级别隔离virtual machine-level isolation的需求。Intel 和 Hyper.sh 正致力于开发基于 KVM 隔离的容器Microsoft 致力于开发基于 Windows 的容器。OCI 希望有一份定义容器的标准规范,因而产生了 OCI 运行时规范Runtime Specification

OCI 运行时规范定义了一个 JSON 文件格式,用于描述要运行的二进制,如何容器化以及容器根文件系统的位置。一些工具用于生成符合标准规范的 JSON 文件,另外的工具用于解析 JSON 文件并在该根文件系统rootfs上运行容器。Docker 的部分代码被抽取出来构成了 libcontainer 项目,该项目被贡献给 OCI。上游 Docker 工程师及我们自己的工程师创建了一个新的前端工具,用于解析符合 OCI 运行时规范的 JSON 文件,然后与 libcontainer 交互以便启动容器。这个前端工具就是 runc,也被贡献给 OCI。虽然 runc 可以解析 OCI JSON 文件,但用户需要自行生成这些文件。此后,runc 也成为了最流行的底层容器运行时,基本所有的容器管理工具都支持 runc,包括 CRI-O、Docker、Buildah、Podman 和 Cloud Foundry Garden 等。此后,其它工具的实现也参照 OCI 运行时规范,以便可以运行 OCI 兼容的容器。

Clear Containers 和 Hyper.sh 的 runV 工具都是参照 OCI 运行时规范运行基于 KVM 的容器,二者将其各自工作合并到一个名为 Kata 的新项目中。在去年Oracle 创建了一个示例版本的 OCI 运行时工具,名为 RailCar,使用 Rust 语言编写。但该 GitHub 项目已经两个月没有更新了故无法判断是否仍在开发。几年前Vincent Batts 试图创建一个名为 nspawn-oci 的工具,用于解析 OCI 运行时规范文件并启动 systemd-nspawn;但似乎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且也不是原生的实现。

如果有开发者希望实现一个原生的 systemd-nspawn --oci OCI-SPEC.json 并让 systemd 团队认可和提供支持那么CRI-O、Docker 和 Podman 等容器管理工具将可以像使用 runc 和 Clear Container/runV Kata 那样使用这个新的底层运行时。(目前我的团队没有人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总结如下,在 3-4 年前,上游开发者打算编写一个底层的 golang 工具用于启动容器,最终这个工具就是 runc。那时开发者有一个使用 C 编写的 lxc 工具,在 runc 开发后,他们很快转向 runc。我很确信,当决定构建 libcontainer 时,他们对 systemd-nspawn 或其它非原生(即不使用 golang的运行 namespaces 隔离的容器的方式都不感兴趣。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1/history-low-level-container-runtimes

作者:Daniel Walsh 译者:pinewall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