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022177d82a33641d7f3740fdbce863f37ceca007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Xingyu.Wang" Date: Sat, 2 Jun 2018 05:27:18 +0800 Subject: [PATCH 1/8] PRF: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pinewall --- ...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 49 ++++++++++--------- 1 file changed, 26 insertions(+), 23 deletions(-) diff --git a/translated/tech/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b/translated/tech/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index 5b150f44f9..dbb740ff2f 100644 --- a/translated/tech/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 b/translated/tech/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 -2,7 +2,9 @@ Systemd 服务:比启动停止服务更进一步 ====== ![](https://www.linux.com/sites/lcom/files/styles/rendered_file/public/systemd-minetest-2.jpg?itok=bXO0ggHL) -在上一篇[文章][1]中,我们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 systemd 服务并使用普通用户启动和终止游戏服务器。但到目前为止,使用这个服务并不比直接运行服务器高明多少。让我们更进一步,让其可以向玩家发邮件,包括在服务器可用时通知玩家,在服务器关闭前警告玩家: + +在上一篇[文章][1]中,我们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 systemd 服务并使普通用户可以启动和终止游戏服务器。但到目前为止,使用这个服务并不比直接运行服务器高明多少。让我们更进一步,让其可以向玩家发邮件,包括在服务器可用时通知玩家,在服务器关闭前警告玩家: + ``` # minetest.service @@ -21,18 +23,17 @@ ExecStop= /home//bin/mtsendmail.sh "Off to bed. Nightie night!" "   Minetest Stopping in 2 minutes" ExecStop= /bin/sleep 120 ExecStop= /bin/kill -2 $MAINPID - ``` 这里涉及几个新的指令。首先是 `ExecStartPost` 指令,该指令可以在主进程启动后马上执行任何你指定的操作。在本例中,你执行了一个自定义脚本 `mtsendmail` (内容如下),该脚本以邮件形式通知你的朋友服务器已经启动。 + ``` #!/bin/bash # mtsendmail echo $1 | mutt -F /home//.muttrc -s "$2" my_minetest@mailing_list.com - ``` -我们使用 [Mutt][2] 这个命令后邮件客户端发送消息。虽然从实际效果来看,上述脚本仅有 1 行,但 systemd unit 的参数中不能包含管道及重定向操作,故我们需要将其封装到脚本中。 +我们使用 [Mutt][2] 这个命令后邮件客户端发送消息。虽然从实际效果来看,上述脚本仅有 1 行,但 systemd 单元的参数中不能包含管道及重定向操作,故我们需要将其封装到脚本中。 顺便提一下,还有一个 `ExecStartPre` 指令,用于在服务主进程执行之前进行指定操作。 @@ -40,12 +41,12 @@ echo $1 | mutt -F /home//.muttrc -s "$2" my_minetest@mailing_list.com 接下来是关闭服务的具体指令部分。虽然没有 `ExecStopPre` 这样的指令,但你可以通过多次使用 `ExecStop` 指令实现关闭服务器前执行操作的目标。多个 `ExecStop` 指令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运行,这样你就可以在服务器真正关闭前向用户发送消息。 -通过这个特性,你首先应该向你的朋友发邮件,警告其服务器即将关闭,然后等待两分钟,最后关闭服务器。可以使用 [Ctrl] + [c] 关闭 Minetest 服务器,该操作会被转换为一个中断信号 ( _SIGINT_ );当你执行 `kill -2 $MAINPID` 时就会发送该中断信号,其中 `$MAINPID` 是 systemd 变量,用于记录你服务中主进程的 PID 信息。 +通过这个特性,你首先应该向你的朋友发邮件,警告其服务器即将关闭,然后等待两分钟,最后关闭服务器。可以使用 `Ctrl + c` 关闭 Minetest 服务器,该操作会被转换为一个中断信号(`SIGINT`);当你执行 `kill -2 $MAINPID` 时就会发送该中断信号,其中 `$MAINPID` 是 systemd 变量,用于记录你服务中主进程的 PID 信息。 + +看上去好多了!如果你此时启动服务: -看上去好多了!如果你此时启动服务, ``` systemctl --user start minetest - ``` 服务会启动 Minetest 服务器并向你的用户发送邮件。关闭服务的情形基本类似,只不过会额外留给用户 2 分钟时间退出登录。 @@ -54,25 +55,26 @@ systemctl --user start minetest 下一步我们让你的服务在主机启动后立即可用,在主机关闭时自动关闭。 -我们需要将你的服务文件移动到系统服务目录,即 _/etc/systemd/system/_: +我们需要将你的服务文件移动到系统服务目录,即 `/etc/systemd/system/`: + ``` sudo mv /home//.config/systemd/user/minetest.service /etc/systemd/system/ - ``` 如果你希望此时启动该服务,你需要拥有超级用户权限: + ``` sudo systemctl start minetest - ``` 另外,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检查服务状态: + ``` sudo systemctl status minetest - ``` -你会发现服务很糟糕地处于失败状态,这是因为 systemd 不能通过上下文信息、特征、配置文件得知具体使用哪个用户运行该服务。在 unit 文件中增加 `User` 指令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你会发现服务很糟糕地处于失败状态,这是因为 systemd 不能通过上下文信息、特征、配置文件得知具体使用哪个用户运行该服务。在单元文件中增加 `User` 指令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 # minetest.service @@ -97,21 +99,22 @@ ExecStop= /bin/kill -2 $MAINPID ``` systemd 从 `User` 指令中得知应使用哪个用户的环境变量来正确运行该服务。你可以使用 root 用户,但这可能产生安全风险;使用你的个人用户会好一些,但不少管理员的做法是为服务单独创建一个用户,这样可以有效地将服务与其它用户和系统组件相互隔离。 -下一步我们让你的服务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系统关闭时自动关闭。要达到这个目的,你需要 _enable_ 你的服务;但在这之前,你还需要告知 systemd 从哪里 _install_。 +下一步我们让你的服务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系统关闭时自动关闭。要达到这个目的,你需要 _启用_ 你的服务;但在这之前,你还需要告知 systemd 从哪里 _安装_ 它。 -对于 systemd 而言,_installing_ 告知 systemd 在系统启动的具体哪个步骤激活你的服务。以 _通用 Unix 打印系统_ _cups.service_ 为例,它的启动在网络框架启动之后、其它打印服务启动之前。又如,_minetest.server_ 需要使用用户邮件(及其它组件),需要等待网络和普通用户对应的服务就绪后才可启动。 +对于 systemd 而言,_安装_ 意味着告知 systemd 在系统启动的具体哪个步骤激活你的服务。以通用 Unix 打印系统(`cups.service`)为例,它的启动在网络框架启动之后、其它打印服务启动之前。又如,`minetest.server` 需要使用用户邮件(及其它组件),需要等待网络和普通用户对应的服务就绪后才可启动。 + +你只需要在单元文件中添加一个新段和新指令: -你只需要在 unit 中添加一个新段和新指令: ``` ... [Install] WantedBy= multi-user.target - ``` -你可以将其理解为“等待多用户系统的全部内容就绪”。systemd 中的 targets 类似于旧系统中的 run levels,可以用于将主机转移到一个或另一个状态,也可以像本例中这样让你的服务等待指定状态出现后运行。 +你可以将其理解为“等待多用户系统的全部内容就绪”。systemd 中的“目标”类似于旧系统中的运行级别,可以用于将主机转移到一个或另一个状态,也可以像本例中这样让你的服务等待指定状态出现后运行。 + +你的最终 `minetest.service` 文件如下: -你的最终 _minetest.service_ 文件如下: ``` # minetest.service [Unit] @@ -138,6 +141,7 @@ WantedBy= multi-user.target ``` 在尝试新的服务之前,你还需要对邮件脚本做一些调整: + ``` #!/bin/bash # mtsendmail @@ -145,22 +149,21 @@ WantedBy= multi-user.target sleep 20 echo $1 | mutt -F /home//.muttrc -s "$2" my_minetest@mailing_list.com sleep 10 - ``` 这是因为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启动邮件系统(这里等待 20 秒),也需要一定时间完成邮件发送(这里等待 10 秒)。注意脚本中的等待时间数值适用于我的系统,你可能需要针对你的系统调整数值。 大功告成啦。执行如下操作: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minetest - ``` 你的 Minetest 服务将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在系统关闭时友好关闭并通知你的用户。 ### 总结 -事实上 Debian, Ubuntu 和一些族类的发行版提供了 _minetest-server_ 这个特别的软件包,可以提供一部分上述功能,(但不包括邮件通知功能)。即使如此,你还是可以建立你独有的自定义服务;事实上,你目前建立的服务比 Debian 默认提供的服务更加通用,可以提供更多功能。 +事实上 Debian、 Ubuntu 和一些族类的发行版提供了 `minetest-server` 这个特别的软件包,可以提供一部分上述功能,(但不包括邮件通知功能)。即使如此,你还是可以建立你独有的自定义服务;事实上,你目前建立的服务比 Debian 默认提供的服务更加通用,可以提供更多功能。 更进一步的说,我们这里描述的流程可以让你将大多数简单服务器转换为服务,类型可以是游戏、网站应用或其它应用。同时,这也是你名副其实地踏入 systemd 大师殿堂的第一步。 @@ -171,10 +174,10 @@ via: https://www.linux.com/blog/learn/2018/5/systemd-services-beyond-starting-an 作者:[Paul Brown][a]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pinewall](https://github.com/pinewall)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校对者ID)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a]:https://www.linux.com/users/bro66 -[1]:https://www.linux.com/blog/learn/intro-to-linux/2018/5/writing-systemd-services-fun-and-profit +[1]:https://linux.cn/article-9700-1.html [2]:http://www.mutt.org/ From 6c28ebb4d7b66a7ce512f2a3d0f184a64d4d67aa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Xingyu.Wang" Date: Sat, 2 Jun 2018 05:28:04 +0800 Subject: [PATCH 2/8] PUB: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pinewall https://linux.cn/article-9703-1.html --- .../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 0 1 file changed, 0 insertions(+), 0 deletions(-) rename {translated/tech => published}/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100%) diff --git a/translated/tech/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b/published/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similarity index 100% rename from translated/tech/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rename to published/20180507 Systemd Services- Beyond Starting and Stopping.md From 758c14ebedff6e712defc79554afa7b3d8b152b2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Xingyu.Wang" Date: Sat, 2 Jun 2018 05:41:19 +0800 Subject: [PATCH 3/8] PRF:20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geekpi --- ...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 45 ++++++++----------- 1 file changed, 18 insertions(+), 27 deletions(-) diff --git a/translated/tech/20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b/translated/tech/20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index b2c2615edd..beaec3da72 100644 --- a/translated/tech/20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 b/translated/tech/20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 -1,63 +1,54 @@ 你可以用 Linux 中的 IP 工具做 3 件有用的事情 ====== +> 如何使用 IP 工具来快速轻松地找到你的 IP 地址、显示路由表等等。 + ![](https://opensource.com/sites/default/files/styles/image-full-size/public/lead-images/find-file-linux-code_magnifying_glass_zero.png?itok=E2HoPDg0) `ifconfig` 命令在 Linux 上被弃用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而 `iproute2` 项目包含了神奇的工具 `ip`。许多在线教程资源仍然采用旧的命令行工具,如 `ifconfig`、`route` 和 `netstat`。本教程的目标是分享一些可以使用 `ip` 工具轻松完成的网络相关的事情。 ### 找出你的 IP 地址 + ``` [dneary@host]$ ip addr show - [snip] - -44: wlp4s0: <BROADCAST,MULTICAST,UP,LOWER_UP>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 -        link/ether 5c:e0:c5:c7:f0:f1 brd ff:ff:ff:ff:ff:ff - -        inet 10.16.196.113/23 brd 10.16.197.255 scope global dynamic wlp4s0 - -        valid_lft 74830sec preferred_lft 74830sec - -        inet6 fe80::5ee0:c5ff:fec7:f0f1/64 scope link - -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 +44: wlp4s0: mtu 1500 qdisc mq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 link/ether 5c:e0:c5:c7:f0:f1 brd ff:ff:ff:ff:ff:ff + inet 10.16.196.113/23 brd 10.16.197.255 scope global dynamic wlp4s0 + valid_lft 74830sec preferred_lft 74830sec + inet6 fe80::5ee0:c5ff:fec7:f0f1/64 scope link + valid_lft forever preferred_lft forever ``` -`ip addr show` 会告诉你很多关于你的所有网络链接设备的信息。在这里,我的无线以太网卡(wlp4s0)是 IPv4 地址(`inet` 字段)`10.16.196.113/23`。 `/23` 表示 32 位 IP 地址中的 23 位将被该子网中的所有 IP 地址共享。子网中的 IP 地址范围从 `10.16.196.0 到 10.16.197.254`。子网的广播地址(IP 地址后面的 `brd` 字段)`10.16.197.255` 保留给子网上所有主机的广播流量。 +`ip addr show` 会告诉你很多关于你的所有网络链接设备的信息。在这里,我的无线以太网卡(`wlp4s0`)是 IPv4 地址(`inet` 字段)`10.16.196.113/23`。 `/23` 表示 32 位 IP 地址中的 23 位将被该子网中的所有 IP 地址共享。子网中的 IP 地址范围从 `10.16.196.0` 到 `10.16.197.254`。子网的广播地址(IP 地址后面的 `brd` 字段)`10.16.197.255` 保留给子网上所有主机的广播流量。 -例如,我们只能使用 `ip addr show dev wlp4s0` 来显示单个设备的信息。 +我们能只使用 `ip addr show dev wlp4s0` 来显示单个设备的信息。 ### 显示你的路由表 + ``` [dneary@host]$ ip route list - default via 10.16.197.254 dev wlp4s0 proto static metric 600 - 10.16.196.0/23 dev wlp4s0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0.16.196.113 metric 601 - 192.168.122.0/24 dev virbr0 proto kernel scope link src 192.168.122.1 linkdown - ``` -路由表是本地主机帮助网络流量确定去哪里的方式。它包含一组路标,将流量发送到特定的接口,以及在旅途中的特定下一个地点。 +路由表是本地主机帮助网络流量确定去哪里的方式。它包含一组路标,将流量发送到特定的接口,以及在其旅途中的特定下一个地点。 如果你运行任何虚拟机或容器,它们将获得自己的 IP 地址和子网,这可能会使这些路由表非常复杂,但在单个主机中,通常有两条指令。对于本地流量,将其发送到本地以太网上,并且网络交换机将找出(使用称为 ARP 的协议)哪个主机拥有目标 IP 地址,并且要将流量发送到哪里。对于到互联网的流量,将其发送到本地网关节点,它将更好地了解如何到达目的地。 在上面的情况中,第一行代表外部流量的外部网关,第二行代表本地流量,第三行代表主机上运行的虚拟机的虚拟网桥,但该链接当前未激活。 ### 监视你的网络配置 + ``` [dneary@host]$ ip monitor all - [dneary@host]$ ip -s link list wlp4s0 - ``` -`ip monitor` 命令可用于监视路由表中的更改,网络接口上的网络寻址或本地主机上 ARP 表的更改。此命令在调试与容器和网络相关的网络问题时特别有用,如当两个虚拟机应该能彼此通信,但实际不能。 +`ip monitor` 命令可用于监视路由表(网络接口上的网络寻址)的更改或本地主机上 ARP 表的更改。此命令在调试与容器和网络相关的网络问题时特别有用,如当两个虚拟机应该能彼此通信,但实际不能。 -在使用 all 时,ip monitor 会报告报告以 [LINK](网络接口更改),[ROUTE](更改路由表)、[ADDR](IP 地址更改)或 [NEIGH](与马无关 - 与邻居的 ARP 地址相关的变化)。 +在使用 `all` 时,`ip monitor` 会报告所有的更改,前缀以 `[LINK]`(网络接口更改)、`[ROUTE]`(更改路由表)、`[ADDR]`(IP 地址更改)或 `[NEIGH]`(与马无关 —— 与邻居的 ARP 地址相关的变化)。 你还可以监视特定对象上的更改(例如,特定的路由表或 IP 地址)。 @@ -65,7 +56,7 @@ default via 10.16.197.254 dev wlp4s0 proto static metric 600 ### 提示:缩短你的命令 -一般来说,对于 `ip` 工具,你只需要包含足够的字母来唯一标识你想要做的事情。你可以使用 `ip mon` 来代替 `ip monitor`。你可以使用 `ip a l`,,而不是 `ip addr list`,并且可以使用 `ip r`来代替 `ip route`。`ip link list` 可以缩写为 `ip l ls`。要了解可用于更改命令行为的许多选项,请浏览[ ip 手册页][1]。 +一般来说,对于 `ip` 工具,你只需要包含足够的字母来唯一标识你想要做的事情。你可以使用 `ip mon` 来代替 `ip monitor`。你可以使用 `ip a l`,而不是 `ip addr list`,并且可以使用 `ip r`来代替 `ip route`。`ip link list` 可以缩写为 `ip l ls`。要了解可用于更改命令行为的许多选项,请浏览 [ip 手册页][1]。 -------------------------------------------------------------------------------- @@ -74,7 +65,7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useful-things-you-can-do-with-IP-tool-L 作者:[Dave Neary][a]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校对者ID)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From a1dc6a1891c47b8188c678fbe362c8302b648b5b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Xingyu.Wang" Date: Sat, 2 Jun 2018 05:41:39 +0800 Subject: [PATCH 4/8] PUB:20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geekpi https://linux.cn/article-9704-1.html --- ...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 0 1 file changed, 0 insertions(+), 0 deletions(-) rename {translated/tech => published}/20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100%) diff --git a/translated/tech/20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b/published/20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similarity index 100% rename from translated/tech/20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rename to published/20180511 3 useful things you can do with the IP tool in Linux.md From 5165828150eddd9892195150a6cdc3ac76417fe2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Xingyu.Wang" Date: Sat, 2 Jun 2018 06:08:12 +0800 Subject: [PATCH 5/8] PRF:20180404 Cont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pinewall --- ...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 39 ++++++++++--------- 1 file changed, 21 insertions(+), 18 deletions(-) diff --git a/translated/tech/20180404 Cont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b/translated/tech/20180404 Cont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index 2a75db4754..1dbc53e903 100644 --- a/translated/tech/20180404 Cont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 b/translated/tech/20180404 Cont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 -1,52 +1,55 @@ 容器化,原子化发行版以及 Linux 的未来 ====== -![](https://www.linux.com/sites/lcom/files/styles/rendered_file/public/atomic-distro.jpg?itok=SjBeCDtq) -自从 Linus Torvalds 在 1991 年发布 Linux 以来,Linux 已历经漫长的岁月。它已经成为企业级领域的主流操作系统。同时,我们看到桌面级领域出现了很多改进和调整,但在过去的 25+ 年,主流 Linux 发行版的模式很大程度上保持不变。基于软件包管理的传统模式依然统治着桌面级和服务器级市场。 +> 容器支持者说未来属于容器化操作系统,而其他人或许有不同看法。 -但随着 Google 发布了基于 Linux 的 Chrome-OS,情况出现了微妙的转变,Chrome-OS 采用镜像模式。Core OS (目前归属于 Red Hat) 受 Google 启发推出了一款操作系统 Container Linux,主要面向企业级用户。 +![](https://www.linux.com/sites/lcom/files/styles/rendered_file/public/atomic-distro.jpg?itok=SjBeCDtq) + +自从 Linus Torvalds 在 1991 年发布 Linux 以来,Linux 已历经漫长的岁月。它已经成为企业级领域的主流操作系统。同时,我们看到桌面级领域出现了很多改进和调整,但在过去的 25 年来,主流 Linux 发行版的模式很大程度上没有变化。基于软件包管理的传统模式依然统治着桌面级和服务器级市场。 + +但随着 Google 发布了基于 Linux 的 Chrome OS,情况出现了微妙的转变,Chrome OS 采用镜像模式。Core OS (目前归属于 Red Hat) 受 Google 启发推出了一款操作系统 Container Linux,主要面向企业级用户。 Container Linux 改变了操作系统更新的方式,也改变了应用分发和更新的方式。这会是 Linux 发行版的未来吗?这是否会取代基于软件包的传统发行版模式呢? ### 三种模式 -SLE (SUSE Linux Enterprise) 的产品管理总监 Matthias Eckermann 认为目前存在 3 种模式,而不是 2 种。Eckermann 提到:“除了传统模式 (RHEL/SLE) 和镜像模式 (RH Atomic Host),还存在第三种模型:事务模式。[SUSE CaaS 平台][1] 及 SUSE MicroOS 就采用这种模型。” +SLE (SUSE Linux Enterprise) 的产品管理总监 Matthias Eckermann 认为目前存在 3 种模式,而不是 2 种。Eckermann 提到:“除了传统模式(RHEL/SLE)和镜像模式(RedHat 的 Atomic Host),还存在第三种模型:事务模式。[SUSE CaaS 平台][1] 及 SUSE MicroOS 就采用这种模式。” ### 差异有哪些 Linux 用户对传统模式非常熟悉,它由独立的软件包和共享库组成。这种模式有独特的优势,让应用开发者无需将共享库捆绑在应用中。由于库不会多次引入,使得系统简洁和轻便。这也让用户无需下载很多软件包,节省了带宽。发行版对软件包全权负责,通过推送系统级别的更新,可以轻松地解决安全隐患。 -RHE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的产品管理总监 Ron Pacheco 表示,“传统的打包方式继续为我们提供精心构建和优化操作系统的机会,以便支持需要经过时间考验的任务关键型工作负载。” +RHEL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产品管理总监 Ron Pacheco 表示,“传统的打包方式继续为我们提供精心构建和优化操作系统的机会,以便支持需要经过时间考验的任务关键型工作负载。” 但传统模式也有一些弊端。应用开发者受限使用发行版包含的库,使其无法从发行版不支持的新软件中获益。这也可能导致不同版本之间相互冲突。最终,传统模式给管理员增加了挑战,使其难以让软件包一直处于最新版本状态。 ### 镜像模式 -镜像模式应运而生。Eckermann 表示,“镜像模式解决了传统模式遇到的问题,它在每次迭代更新时替换整个操作系统,其中也不包含独立的软件包”。 +镜像模式应运而生。Eckermann 表示,“镜像模式解决了传统模式遇到的问题,它在每次迭代更新时替换整个操作系统,而不是单个的软件包”。 -Pacheco 表示,“当我们用镜像作为操作系统的代名词进行讨论时,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可编程式的开发部署以及更好的集成式生命周期管理”,基于 RHEL 搭建的 OpenShift 被他用作示例。 +Pacheco 表示,“当我们用镜像作为操作系统的代名词进行讨论时,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可编程式的开发和部署以及更好的集成式生命周期管理”,基于 RHEL 搭建的 OpenShift 被他用作示例。 Pacheco 认为基于镜像的操作系统是一种延续,从手工打造并部署镜像,到可大规模管理的高度自动化基础设施;无论客户使用哪种类型,都需要运行同样的应用。他说,“你肯定不希望使用一个完全不同的部署模式,这需要重做很多工作”。 -镜像模式替代了使用新库和软件包的完整操作系统,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在镜像模式中,需要重建镜像才能适应特殊环境的需求。例如,用户有特殊需求,需要安装特定硬件的驱动或安装底层监控功能,镜像模式无法满足,需要重新设计功能以实现细粒度操作。 +镜像模式用新的库和软件包替代来整个操作系统,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在镜像模式中,需要重建镜像才能适应特殊环境的需求。例如,用户有特殊需求,需要安装特定硬件的驱动或安装底层监控功能,镜像模式无法满足,需要重新设计功能以实现细粒度操作。 ### 事务模式 第三种模式采用事务更新,基于传统的软件包更新,但将全部的软件包视为一个镜像,就像镜像那样在一次操作中更新全部软件包。 -Eckermann 表示,“由于安装或回滚时操作对象是打包在一起的独立软件包,用户在需要时能够做相应的调整,这就是差别所在。结合传统模式和镜像模式的优点,避免两种模式的缺点,事务模式给用户提供了额外的灵活性。” +Eckermann 表示,“由于安装或回滚时操作对象是打包在一起的单一软件包,用户在需要时能够做相应的调整,这就是差别所在。结合传统模式和镜像模式的优点,避免两种模式的缺点,事务模式给用户提供了额外的灵活性。” -Pacheco 表示,将精心构造的工作负载部署成镜像的做法越来越成为主流,因为这种部署方式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弹性部署。“这正是我们用户目前的做法,部署环境包括在预置设备或公有/私有云上创建并部署的虚拟机,或在传统的裸机上” +Pacheco 表示,将精心构造的工作负载部署成镜像的做法越来越成为主流,因为这种部署方式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弹性部署。“这正是我们用户目前的做法,部署环境包括在预置设备或公有/私有云上创建并部署的虚拟机,或在传统的裸机上。” -Pacheco 建议我们将这几种模式视为操作系统角色的进化和扩展,而不是仅仅“使用场景的比较和对比“。 +Pacheco 建议我们将这几种模式视为操作系统角色的进化和扩展,而不是仅仅“使用场景的比较和对比”。 ### 原子化更新的问世 Google 的 Chrome OS 和 Core OS 为我们普及了事务更新的概念,该模型也被 Red Hat 和 SUSE 采用。 -Eckermann 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用于容器主机的操作系统已经不再是关注点 —— 至少不是管理员的关注点。RH Atomic 主机和 SUSE CaaS 平台都解决了该问题,实现方式在用户看来很相似。“ +Eckermann 表示,“我们必须认识到,用于容器主机的操作系统已经不再是关注点 —— 至少不是管理员的关注点。RedHat Atomic 主机和 SUSE CaaS 平台都解决了该问题,实现方式在用户看来很相似。” -SUSE CaaS 平台、Red Hat Atomic Host和 Container Linux (前身是 Core OS)提供的[不可变基础设施Immutable infrastructure][2] 推广了事务更新的使用。Red Hat 高级技术产品经理 Ben Breard 表示,”在事务模式中,主机总是会变更到已确认正确的新状态,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执行更新,进而实现更快速的功能流、安全优势以及易于采用的操作模式“。 +SUSE CaaS 平台、Red Hat Atomic Host和 Container Linux (前身是 Core OS)提供的[不可变基础设施Immutable infrastructure][2] 推广了事务更新的使用。Red Hat 高级技术产品经理 Ben Breard 表示,“在事务模式中,主机总是会变更到已确认正确的新状态,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执行更新,进而实现更快速的功能流、安全优势以及易于采用的操作模式。” 这些新型操作系统使用 Linux 容器将应用与底层系统隔离,解除了传统模式中基础设施更新的诸多限制。 @@ -56,11 +59,11 @@ Breard 补充道,“当编排层可以智能处理更新、部署,甚至最 Linux 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回答。容器支持者认为未来属于容器化的操作系统,但依然拥有庞大市场的 Linux 供应商显然不这么认为。 -当被问到原子化发行版是否在很久以后将替换传统发行版时,Eckermann 表示,“如果我回答肯定的,那么表示我顺应潮流;如果回答是否的的,意味着我还是站在传统阵营。然而,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即 atomic 发行版在很久以后也不会替换传统发行版,传统负载和容器化负载将在数据中心、私有云以及公有云环境中共存。” +当被问到原子化发行版是否会在很久以后将替换传统发行版时,Eckermann 表示,“如果我回答肯定的,那么表示我顺应潮流;如果回答是否定的,意味着我还是站在传统阵营。然而,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即 atomic 发行版在很久以后也不会替换传统发行版,传统负载和容器化负载将在数据中心、私有云以及公有云环境中共存。” Pacheco 认为,从 Linux 的部署增长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很难想象一种模式替换另一种模式。与其将多种模式视为相互竞争的关系,不如将原子化发行版视为操作系统进化和部署的一部分。 -此外,在一些使用案例中,我们需要同时使用多种 Linux 发行版。Eckermann 表示,“想一想银行和保险公司中大量的 PL/1 和 Cobol 系统。再想一想内存数据库和核心数据总线系统”。 +此外,在一些使用案例中,我们需要同时使用多种 Linux 发行版。Eckermann 表示,“想一想银行和保险公司中大量的 PL/1 和 Cobol 系统。再想一想内存数据库和核心数据总线系统。” 这些应用大多数无法进行容器化。就我们目前来看,容器化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金油。总是会同时存在多种不同的技术。 @@ -70,16 +73,16 @@ Pacheco 认为,“用户需要经历业务、设计和文化的转型,才能 ### 结论 -很明显,未来容器化负载的使用量会持续增长,也就意味着原子化发行版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仍会有不少工作负载运行在传统发行版中。重要的是,这两类用户都在新模式上大规模投入,以便市场改变时可以做相应的策略改变。从外部观察者的视角来看,未来属于事务/原子化模式。我们已经见证了数据中心的发展,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了从每个服务器一个应用到函数即服务模型的转变。Linux 发行版进入原子化时代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 +很明显,未来容器化负载的使用量会持续增长,也就意味着原子化发行版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仍会有不少工作负载运行在传统发行版中。重要的是,这两类用户都在新模式上大规模投入,以便市场改变时可以做相应的策略改变。从外部观察者的视角来看,未来属于事务/原子化模式。我们已经见证了数据中心的发展,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完成了从每个服务器一个应用到“函数即服务”模型的转变。Linux 发行版进入原子化时代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 -------------------------------------------------------------------------------- via: https://www.linux.com/blog/2018/4/containerization-atomic-distributions-and-future-linux 作者:[SWAPNIL BHARTIYA][a] -译者:[pinewall](https://github.com/pinewall)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校对者ID)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pinewall](https://github.com/pinewall)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From ae1ce62bb775205a257bb0cec3a04b8b18209bf1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Xingyu.Wang" Date: Sat, 2 Jun 2018 06:08:58 +0800 Subject: [PATCH 6/8] PUB:20180404 Cont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pinewall https://linux.cn/article-9705-1.html --- ...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 0 1 file changed, 0 insertions(+), 0 deletions(-) rename {translated/tech => published}/20180404 Cont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100%) diff --git a/translated/tech/20180404 Cont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b/published/20180404 Cont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similarity index 100% rename from translated/tech/20180404 Cont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rename to published/20180404 Containerization, Atomic Distributions, and the Future of Linux.md From bab75e04086eb748656bf4bc7d3d033c3fb6f637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Xingyu.Wang" Date: Sat, 2 Jun 2018 06:23:53 +0800 Subject: [PATCH 7/8] PRF: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geekpi --- ...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 27 +++++++++---------- 1 file changed, 13 insertions(+), 14 deletions(-) diff --git a/translated/tech/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b/translated/tech/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index 069b644608..d48e535496 100644 --- a/translated/tech/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 b/translated/tech/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 -1,56 +1,55 @@ 保护你的 Fedora 系统免受这个 DHCP 漏洞 ====== +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8/05/dhcp-cve-816x345.jpg) -今天早些时候在 dhcp-client 中发现并披露了一个严重的安全漏洞。此 DHCP 漏洞会对你的系统和数据造成高风险,尤其是在使用不受信任的网络如非你拥有的 WiFi 接入点时。阅读更多关于如何保护你的 Fedora 系统。 +前几天在 `dhcp-client` 中发现并披露了一个严重的安全漏洞。此 DHCP 漏洞会对你的系统和数据造成高风险,尤其是在使用不受信任的网络,如非你拥有的 WiFi 接入点时。 -动态主机控制协议(DHCP)能让你的系统从其加入的网络获取配置。你的系统将请求 DHCP 数据,并且通常是路由器等服务器应答。服务器为你的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以进行自我配置。例如,你的系统如何在加入无线网络时正确进行网络配置。 +动态主机控制协议(DHCP)能让你的系统从其加入的网络中获取配置。你的系统将请求 DHCP 数据,并且通常是由路由器等服务器应答。服务器为你的系统提供必要的数据以进行自我配置。例如,你的系统如何在加入无线网络时正确进行网络配置。 -但是,本地网络上的攻击者可能会利用此漏洞。使用在 NetworkManager 下运行的 dhcp-client 脚本中的漏洞,攻击者可能能够在系统上以 root 权限运行任意命令。这个 DHCP 漏洞使你的系统和数据处于高风险状态。该漏洞已分配 CVE-2018-1111,并且有[ Bugzilla 来跟踪 bug][1]。 +但是,本地网络上的攻击者可能会利用此漏洞。使用在 NetworkManager 下运行的 `dhcp-client` 脚本中的漏洞,攻击者可能能够在系统上以 root 权限运行任意命令。这个 DHCP 漏洞使你的系统和数据处于高风险状态。该漏洞已分配 CVE-2018-1111,并且有 [Bugzilla 来跟踪 bug][1]。 ### 防范这个 DHCP 漏洞 -新的 dhcp 软件包包含 Fedora 26、27 和 28 以及 Rawhide 的修复程序。维护人员已将这些更新提交到 updates-testing 仓库。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它们应该在这篇文章的大约一天左右的时间内在稳定仓库出现。所需的软件包是: +新的 dhcp 软件包包含了 Fedora 26、27 和 28 以及 Rawhide 的修复程序。维护人员已将这些更新提交到 updates-testing 仓库。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它们应该在这篇文章的大约一天左右的时间内在稳定仓库出现。所需的软件包是: * Fedora 26: dhcp-4.3.5-11.fc26 * Fedora 27: dhcp-4.3.6-10.fc27 * Fedora 28: dhcp-4.3.6-20.fc28 * Rawhide: dhcp-4.3.6-21.fc29 - - #### 更新稳定的 Fedora 系统 -要在稳定的 Fedora 版本上立即更新,请[使用 sudo ][2]运行此命令。如有必要,请在提示时输入你的密码: +要在稳定的 Fedora 版本上立即更新,请[使用 sudo][2] 运行此命令。如有必要,请在提示时输入你的密码: + ``` sudo dnf --refresh --enablerepo=updates-testing update dhcp-client - ``` 之后,使用标准稳定仓库进行更新。要从稳定的仓库更新 Fedora 系统,请使用以下命令: + ``` sudo dnf --refresh update dhcp-client - ``` #### 更新 Rawhide 系统 如果你的系统是 Rawhide,请使用以下命令立即下载和更新软件包: + ``` mkdir dhcp && cd dhcp koji download-build --arch={x86_64,noarch} dhcp-4.3.6-21.fc29 sudo dnf update ./dhcp-*.rpm - ``` -在每日的 Rawhide compose 后,只需运行 sudo dnf update 即可获取更新。 +在每日的 Rawhide compose 后,只需运行 `sudo dnf update` 即可获取更新。 ### Fedora Atomic Host 针对 Fedora Atomic Host 的修复程序版本为 28.20180515.1。要获得更新,请运行以下命令: + ``` atomic host upgrade -r - ``` 此命令将重启系统以应用升级。 @@ -62,8 +61,8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protect-fedora-system-dhcp-flaw/ 作者:[Paul W. Frields][a]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译者ID](https://github.com/译者ID)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校对者ID)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From 89131f3e80c14b8cba6139e1ea256bd34c374797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Xingyu.Wang" Date: Sat, 2 Jun 2018 06:24:19 +0800 Subject: [PATCH 8/8] PUB: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geekpi https://linux.cn/article-9706-1.html --- .../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 0 1 file changed, 0 insertions(+), 0 deletions(-) rename {translated/tech => published}/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100%) diff --git a/translated/tech/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b/published/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similarity index 100% rename from translated/tech/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 rename to published/20180515 Protect your Fedora system against this DHCP flaw.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