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lct008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Xingyu Wang 2020-10-05 09:18:32 +08:00
parent 77059dc9aa
commit a3cce7c436

View File

@ -1,6 +1,6 @@
[#]: collector: (lujun9972)
[#]: translator: (gxlct008)
[#]: reviewer: ( )
[#]: reviewer: (wxy)
[#]: publisher: ( )
[#]: url: ( )
[#]: subject: (Building a Messenger App: Realtime Messages)
@ -10,6 +10,8 @@
构建一个即时消息应用(五):实时消息
======
![](https://img.linux.net.cn/data/attachment/album/202010/05/091113edbuavorm89looja.jpg)
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五篇。
* [第一篇: 模式][1]
@ -17,8 +19,7 @@
* [第三篇: 对话][3]
* [第四篇: 消息][4]
对于实时消息,我们将使用 [服务器发送事件 (Server-Sent Events)][5]。这是一个开放的连接,我们可以在其中传输数据。我们将拥有用户订阅发送给他的所有消息的和端点。
对于实时消息,我们将使用 <ruby>[服务器发送事件][5]<rt>Server-Sent Events</rt></ruby>。这是一个打开的连接,我们可以在其中传输数据流。我们会有个端点,用户会在其中订阅发送给他的所有消息。
### 消息户端
@ -69,7 +70,7 @@ func broadcastMessage(message Message) {
}
```
该函数查询收件人 ID (其他参与者 ID),并将消息发送给所有客户端。
该函数查询接收者 ID其他参与者 ID,并将消息发送给所有客户端。
### 订阅消息
@ -126,8 +127,7 @@ func subscribeToMessages(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
```
首先,它检查请求头是否正确,并检查服务器是否支持流式传输。我们创建一个消息通道,用它来构建一个客户端,并将其存储在客户端 map 中。每当创建新消息时,它都会进入这个通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for-select` 循环从中读取。
首先,它检查请求头是否正确,并检查服务器是否支持流式传输。我们创建一个消息通道,用它来构建一个客户端,并将其存储在客户端映射中。每当创建新消息时,它都会进入这个通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 `for-select` 循环从中读取。
<ruby>服务器发送事件<rt>Server-Sent Events</rt></ruby>使用以下格式发送数据:
@ -141,17 +141,17 @@ data: some data here\n\n
data: {"foo":"bar"}\n\n
```
我们使用 `fmt.Fprintf()` 以这种格式写入响应写入器,并在循环的每次迭代中刷新数据。
我们使用 `fmt.Fprintf()` 以这种格式写入响应<ruby>写入器<rt>writter</rt></ruby>,并在循环的每次迭代中刷新数据。
这个循环会一直运行,直到使用请求上下文关闭连接为止。我们延迟了通道的关闭和客户端的删除,因此,当循环结束时,频道将被关闭,客户端将不会收到更多的消息。
这个循环会一直运行,直到使用请求上下文关闭连接为止。我们延迟了通道的关闭和客户端的删除,因此,当循环结束时,通道将被关闭,客户端不会收到更多的消息。
注意,<ruby>服务器发送事件<rt>Server-Sent Events</rt></ruby> (EventSource) 的 JavaScript API 不支持设置自定义头部😒,所以我们不能设置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这就是为什么 `guard()` 中间件也会从 URL 查询字符串中读取令牌的原因。
注意,<ruby>服务器发送事件<rt>Server-Sent Events</rt></ruby>EventSource的 JavaScript API 不支持设置自定义请求头😒,所以我们不能设置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这就是为什么 `guard()` 中间件也会从 URL 查询字符串中读取令牌的原因。
* * *
实时消息部分到此结束。我想说的是,这就是后端的全部内容。但是为了编写前端代码,我将再增加一个登录端点一个仅用于开发的登录。
实时消息部分到此结束。我想说的是,这就是后端的全部内容。但是为了编写前端代码,我将再增加一个登录端点一个仅用于开发的登录。
[Souce Code][7]
- [源代码][7]
--------------------------------------------------------------------------------
@ -159,17 +159,17 @@ via: https://nicolasparada.netlify.com/posts/go-messenger-realtime-messages/
作者:[Nicolás Parada][a]
选题:[lujun9972][b]
译者:[译者ID](https://github.com/gxlct008)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校对者ID)
译者:[gxlct008](https://github.com/gxlct008)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a]: https://nicolasparada.netlify.com/
[b]: https://github.com/lujun9972
[1]: https://nicolasparada.netlify.com/posts/go-messenger-schema/
[2]: https://nicolasparada.netlify.com/posts/go-messenger-oauth/
[3]: https://nicolasparada.netlify.com/posts/go-messenger-conversations/
[4]: https://nicolasparada.netlify.com/posts/go-messenger-messages/
[1]: https://linux.cn/article-11396-1.html
[2]: https://linux.cn/article-11510-1.html
[3]: https://linux.cn/article-12056-1.html
[4]: https://linux.cn/article-12680-1.html
[5]: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API/Server-sent_events
[6]: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Web/API/EventSource
[7]: https://github.com/nicolasparada/go-messenger-d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