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ge remote-tracking branch 'LCTT/master'

This commit is contained in:
Xingyu.Wang 2019-03-28 09:16:21 +08:00
commit 39ad7835cf
6 changed files with 350 additions and 423 deletions

View File

@ -28,13 +28,13 @@ LCTT 已经拥有几百名活跃成员,并欢迎更多的 Linux 志愿者加
加入的成员,请:
1. 修改你的 QQ 群名片为“译者-您的_GitHub_ID”。
2. 阅读 [WIKI](http://lctt.github.io/wiki) 了解如何开始。
2. 阅读 [WIKI](https://lctt.github.io/wiki) 了解如何开始。
3. 遇到不解之处,请在群内发问。
如何开始
-------------------------------
请阅读 [WIKI](http://lctt.github.io/wiki)。如需要协助,请在群内发问。
请阅读 [WIKI](https://lctt.github.io/wiki)。如需要协助,请在群内发问。
历史
-------------------------------

View File

@ -0,0 +1,283 @@
如何打造更小巧的容器镜像
======
> 五种优化 Linux 容器大小和构建更小的镜像的方法。
![](https://opensource.com/sites/default/files/styles/image-full-size/public/lead-images/containers_scale_performance.jpg?itok=R7jyMeQf)
[Docker][1] 近几年的爆炸性发展让大家逐渐了解到容器和容器镜像的概念。尽管 Linux 容器技术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但这项技术近来的蓬勃发展却还是要归功于 Docker 对用户友好的命令行界面以及使用 Dockerfile 格式轻松构建镜像的方式。纵然 Docker 大大降低了入门容器技术的难度,但构建一个兼具功能强大、体积小巧的容器镜像的过程中,有很多技巧需要了解。
### 第一步:清理不必要的文件
这一步和在普通服务器上清理文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要清理得更加仔细。一个小体积的容器镜像在传输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在磁盘上存储不必要的数据的多个副本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因此,这些技术对于容器来说应该比有大量专用内存的服务器更加需要。
清理容器镜像中的缓存文件可以有效缩小镜像体积。下面的对比是使用 `dnf` 安装 [Nginx][2] 构建的镜像,分别是清理和没有清理 yum 缓存文件的结果:
```
# Dockerfile with cache
FROM fedora:28
LABEL maintainer Chris Collins <collins.christopher@gmail.com>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
# Dockerfile w/o cache
FROM fedora:28
LABEL maintainer Chris Collins <collins.christopher@gmail.com>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
&& dnf clean all \
&& rm -rf /var/cache/yum
-----
[chris@krang] $ docker build -t cache -f Dockerfile .
[chris@krang] $ docker images --format "{{.Repository}}: {{.Size}}"
| head -n 1
cache: 464 MB
[chris@krang] $ docker build -t no-cache -f Dockerfile-wo-cache .
[chris@krang] $ docker images --format "{{.Repository}}: {{.Size}}" | head -n 1
no-cache: 271 MB
```
从上面的结果来看清理缓存文件的效果相当显著。和清除了元数据和缓存文件的容器镜像相比不清除的镜像体积接近前者的两倍。除此以外包管理器缓存文件、Ruby gem 的临时文件、nodejs 缓存文件,甚至是下载的源码 tarball 最好都全部清理掉。
### 层:一个潜在的隐患
很不幸(当你往下读,你会发现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根据容器中的层的概念,不能简单地向 Dockerfile 中写一句 `RUN rm -rf /var/cache/yum` 就完事儿了。因为 Dockerfile 的每一条命令都以一个层的形式存储,并一层层地叠加。所以,如果你是这样写的:
```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RUN dnf clean all
RUN rm -rf /var/cache/yum
```
你的容器镜像就会包含三层,而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这一层仍然会保留着那些缓存文件,然后在另外两层中被移除。但缓存实际上仍然是存在的,当你把一个文件系统挂载在另外一个文件系统之上时,文件仍然在那里,只不过你见不到也访问不到它们而已。
在上一节的示例中,你会看到正确的做法是将几条命令链接起来,在产生缓存文件的同一条 Dockerfile 指令里把缓存文件清理掉:
```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
&& dnf clean all \
&& rm -rf /var/cache/yum
```
这样就把几条命令连成了一条命令,在最终的镜像中只占用一个层。这样只会浪费一点缓存的好处,稍微多耗费一点点构建容器镜像的时间,但被清理掉的缓存文件就不会留存在最终的镜像中了。作为一个折衷方法,只需要把一些相关的命令(例如 `yum install``yum clean all`、下载文件、解压文件、移除 tarball 等等)连接成一个命令,就可以在最终的容器镜像中节省出大量体积,你也能够利用 Docker 的缓存加快开发速度。
层还有一个更隐蔽的特性。每一层都记录了文件的更改,这里的更改并不仅仅已有的文件累加起来,而是包括文件属性在内的所有更改。因此即使是对文件使用了 `chmod` 操作也会被在新的层创建文件的副本。
下面是一次 `docker images` 命令的输出内容。其中容器镜像 `layer_test_1` 是在 CentOS 基础镜像中增加了一个 1GB 大小的文件后构建出来的镜像,而容器镜像 `layer_test_2` 是使用了 `FROM layer_test_1` 语句创建出来的,除了执行一条 `chmod u+x` 命令没有做任何改变。
```
layer_test_2 latest e11b5e58e2fc 7 seconds ago 2.35 GB
layer_test_1 latest 6eca792a4ebe 2 minutes ago 1.27 GB
```
如你所见,`layer_test_2` 镜像比 `layer_test_1` 镜像大了 1GB 以上。尽管事实上 `layer_test_1` 只是 `layer_test_2` 的前一层,但隐藏在这第二层中有一个额外的 1GB 的文件。在构建容器镜像的过程中,如果在单独一层中进行移动、更改、删除文件,都会出现类似的结果。
### 专用镜像和公用镜像
有这么一个亲身经历:我们部门重度依赖于 [Ruby on Rails][3],于是我们开始使用容器。一开始我们就建立了一个正式的 Ruby 的基础镜像供所有的团队使用,为了简单起见(以及在“这就是我们自己在服务器上瞎鼓捣的”想法的指导下),我们使用 [rbenv][4] 将 Ruby 最新的 4 个版本都安装到了这个镜像当中,目的是让开发人员只用这个单一的镜像就可以将使用不同版本 Ruby 的应用程序迁移到容器中。我们当时还认为这是一个虽然非常大但兼容性相当好的镜像,因为这个镜像可以同时满足各个团队的使用。
实际上这是费力不讨好的。如果维护独立的、版本略微不同的镜像中,可以很轻松地实现镜像的自动化维护。同时,选择特定版本的特定镜像,还有助于在引入破坏性改变,在应用程序接近生命周期结束前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以免产生不可控的后果。庞大的公用镜像也会对资源造成浪费,当我们后来将这个庞大的镜像按照 Ruby 版本进行拆分之后,我们最终得到了共享一个基础镜像的多个镜像,如果它们都放在一个服务器上,会额外多占用一点空间,但是要比安装了多个版本的巨型镜像要小得多。
这个例子也不是说构建一个灵活的镜像是没用的,但仅对于这个例子来说,从一个公共镜像创建根据用途而构建的镜像最终将节省存储资源和维护成本,而在受益于公共基础镜像的好处的同时,每个团队也能够根据需要来做定制化的配置。
### 从零开始:将你需要的内容添加到空白镜像中
有一些和 Dockerfile 一样易用的工具可以轻松创建非常小的兼容 Docker 的容器镜像,这些镜像甚至不需要包含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就可以像标准的 Docker 基础镜像一样小。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 Buildah 的文章][5],我想在这里再一次推荐一下这个工具。因为它足够的灵活,可以使用宿主机上的工具来操作一个空白镜像并安装打包好的应用程序,而且这些工具不会被包含到镜像当中。
Buildah 取代了 `docker build` 命令。可以使用 Buildah 将容器的文件系统挂载到宿主机上并进行交互。
下面来使用 Buildah 实现上文中 Nginx 的例子(现在忽略了缓存的处理):
```
#!/usr/bin/env bash
set -o errexit
# Create a container
container=$(buildah from scratch)
# Mount the container filesystem
mountpoint=$(buildah mount $container)
# Install a basic filesystem and minimal set of packages, and nginx
dnf install --installroot $mountpoint --releasever 28 glibc-minimal-langpack nginx --setopt install_weak_deps=false -y
# Save the container to an image
buildah commit --format docker $container nginx
# Cleanup
buildah unmount $container
# Push the image to the Docker daemons storage
buildah push nginx:latest docker-daemon:nginx:latest
```
你会发现这里使用的已经不再是 Dockerfile 了,而是普通的 Bash 脚本,而且是从框架(或空白)镜像开始构建的。上面这段 Bash 脚本将容器的根文件系统挂载到了宿主机上,然后使用宿主机的命令来安装应用程序,这样的话就不需要把软件包管理器放置到容器镜像中了。
这样所有无关的内容(基础镜像之外的部分,例如 `dnf`)就不再会包含在镜像中了。在这个例子当中,构建出来的镜像大小只有 304 MB比使用 Dockerfile 构建的镜像减少了 100 MB 以上。
```
[chris@krang] $ docker images |grep nginx
docker.io/nginx buildah 2505d3597457 4 minutes ago 304 MB
```
注:这个镜像是使用上面的构建脚本构建的,镜像名称中前缀的 `docker.io` 只是在推送到镜像仓库时加上的。
对于一个 300MB 级别的容器基础镜像来说,能缩小 100MB 已经是很显著的节省了。使用软件包管理器来安装 Nginx 会带来大量的依赖项,如果能够使用宿主机直接从源代码对应用程序进行编译然后构建到容器镜像中,节省出来的空间还可以更多,因为这个时候可以精细的选用必要的依赖项,非必要的依赖项一概不构建到镜像中。
[Tom Sweeney][6] 有一篇文章《[用 Buildah 构建更小的容器][7]》,如果你想在这方面做深入的优化,不妨参考一下。
通过 Buildah 可以构建一个不包含完整操作系统和代码编译工具的容器镜像,大幅缩减了容器镜像的体积。对于某些类型的镜像,我们可以进一步采用这种方式,创建一个只包含应用程序本身的镜像。
### 使用静态链接的二进制文件来构建镜像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舍弃容器内部的管理和构建工具。例如,如果我们足够专业,不需要在容器中进行排错调试,是不是可以不要 Bash 了?是不是可以不要 [GNU 核心套件][8]了?是不是可以不要 Linux 基础文件系统了?如果你使用的编译型语言支持[静态链接库][9],将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所有库和函数都编译成二进制文件,那么程序所需要的函数和库都可以复制和存储在二进制文件本身里面。
这种做法在 [Golang][10] 社区中已经十分常见,下面我们使用由 Go 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进行展示:
以下这个 Dockerfile 基于 golang:1.8 镜像构建一个小的 Hello World 应用程序镜像:
```
FROM golang:1.8
ENV GOOS=linux
ENV appdir=/go/src/gohelloworld
COPY ./ /go/src/goHelloWorld
WORKDIR /go/src/goHelloWorld
RUN go get
RUN go build -o /goHelloWorld -a
CMD ["/goHelloWorld"]
```
构建出来的镜像中包含了二进制文件、源代码以及基础镜像层,一共 716MB。但对于应用程序运行唯一必要的只有编译后的二进制文件其余内容在镜像中都是多余的。
如果在编译的时候通过指定参数 `CGO_ENABLED=0` 来禁用 `cgo`,就可以在编译二进制文件的时候忽略某些函数的 C 语言库:
```
GOOS=linux CGO_ENABLED=0 go build -a goHelloWorld.go
```
编译出来的二进制文件可以加到一个空白(或框架)镜像:
```
FROM scratch
COPY goHelloWorld /
CMD ["/goHelloWorld"]
```
来看一下两次构建的镜像对比:
```
[ chris@krang ] $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goHello scratch a5881650d6e9 13 seconds ago 1.55 MB
goHello builder 980290a100db 14 seconds ago 716 MB
```
从镜像体积来说简直是天差地别了。基于 golang:1.8 镜像构建出来带有 goHelloWorld 二进制的镜像(带有 `builder` 标签)体积是基于空白镜像构建的只包含该二进制文件的镜像的 460 倍!后者的整个镜像大小只有 1.55MB,也就是说,有 713MB 的数据都是非必要的。
正如上面提到的,这种缩减镜像体积的方式在 Golang 社区非常流行,因此不乏这方面的文章。[Kelsey Hightower][11] 有一篇[文章][12]专门介绍了如何处理这些库的依赖关系。
### 压缩镜像层
除了前面几节中讲到的将多个命令链接成一个命令的技巧,还可以对镜像进行压缩。镜像压缩的实质是导出它,删除掉镜像构建过程中的所有中间层,然后保存镜像的当前状态为单个镜像层。这样可以进一步将镜像缩小到更小的体积。
在 Docker 1.13 之前,压缩镜像层的的过程可能比较麻烦,需要用到 `docker-squash` 之类的工具来导出容器的内容并重新导入成一个单层的镜像。但 Docker 在 Docker 1.13 中引入了 `--squash` 参数,可以在构建过程中实现同样的功能:
```
FROM fedora:28
LABEL maintainer Chris Collins <collins.christopher@gmail.com>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RUN dnf clean all
RUN rm -rf /var/cache/yum
[chris@krang] $ docker build -t squash -f Dockerfile-squash --squash .
[chris@krang] $ docker images --format "{{.Repository}}: {{.Size}}" | head -n 1
squash: 271 MB
```
通过这种方式使用 Dockerfile 构建出来的镜像有 271MB 大小,和上面连接多条命令的方案构建出来的镜像体积一样,因此这个方案也是有效的,但也有一个潜在的问题,而且是另一种问题。
“什么?还有另外的问题?”
好吧,有点像以前一样的问题,以另一种方式引发了问题。
### 过头了:过度压缩、太小太专用了
容器镜像之间可以共享镜像层。基础镜像或许大小上有几 Mb但它只需要拉取/存储一次,并且每个镜像都能复用它。所有共享基础镜像的实际镜像大小是基础镜像层加上每个特定改变的层的差异内容,因此,如果有数千个基于同一个基础镜像的容器镜像,其体积之和也有可能只比一个基础镜像大不了多少。
因此,这就是过度使用压缩或专用镜像层的缺点。将不同镜像压缩成单个镜像层,各个容器镜像之间就没有可以共享的镜像层了,每个容器镜像都会占有单独的体积。如果你只需要维护少数几个容器镜像来运行很多容器,这个问题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你要维护的容器镜像很多,从长远来看,就会耗费大量的存储空间。
回顾上面 Nginx 压缩的例子,我们能看出来这种情况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在这个镜像中,有 Fedora 操作系统和 Nginx 应用程序,没有缓存,并且已经被压缩。但我们一般不会使用一个原始的 Nginx而是会修改配置文件以及引入其它代码或应用程序来配合 Nginx 使用而要做到这些Dockerfile 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如果使用普通的镜像构建方式,构建出来的容器镜像就会带有 Fedora 操作系统的镜像层、一个安装了 Nginx 的镜像层(带或不带缓存)、为 Nginx 作自定义配置的其它多个镜像层,而如果有其它容器镜像需要用到 Fedora 或者 Nginx就可以复用这个容器镜像的前两层。
```
[ App 1 Layer ( 5 MB) ] [ App 2 Layer (6 MB) ]
[ Nginx Layer ( 21 MB) ] ------------------^
[ Fedora Layer (249 MB) ]
```
如果使用压缩镜像层的构建方式Fedora 操作系统会和 Nginx 以及其它配置内容都被压缩到同一层里面,如果有其它容器镜像需要使用到 Fedora就必须重新引入 Fedora 基础镜像,这样每个容器镜像都会额外增加 249MB 的大小。
```
[ Fedora + Nginx + App 1 (275 MB)] [ Fedora + Nginx + App 2 (276 MB) ]
```
当你构建了大量在功能上趋于分化的的小型容器镜像时,这个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了。
就像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一样,关键是要做到适度。根据镜像层的实现原理,如果一个容器镜像变得越小、越专用化,就越难和其它容器镜像共享基础的镜像层,这样反而带来不好的效果。
对于仅在基础镜像上做微小变动构建出来的多个容器镜像,可以考虑共享基础镜像层。如上所述,一个镜像层本身会带有一定的体积,但只要存在于镜像仓库中,就可以被其它容器镜像复用。这种情况下,数千个镜像也许要比单个镜像占用更少的空间。
```
[ specific app ] [ specific app 2 ]
[ customizations ]--------------^
[ base layer ]
```
一个容器镜像变得越小、越专用化,就越难和其它容器镜像共享基础的镜像层,最终会不必要地占用越来越多的存储空间。
```
[ specific app 1 ] [ specific app 2 ] [ specific app 3 ]
```
### 总结
减少处理容器镜像时所需的存储空间和带宽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减小容器镜像本身的大小。在使用容器的过程中,要经常留意容器镜像是否体积过大,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上述提到的清理缓存、压缩到一层、将二进制文件加入在空白镜像中等不同的方法,将容器镜像的体积缩减到一个有效的大小。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7/building-container-images
作者:[Chris Collins][a]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a]:https://opensource.com/users/clcollins
[1]:https://www.docker.com/
[2]:https://www.nginx.com/
[3]:https://rubyonrails.org/
[4]:https://github.com/rbenv/rbenv
[5]: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6/getting-started-buildah
[6]:https://twitter.com/TSweeneyRedHat
[7]: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containers-buildah
[8]:https://www.gnu.org/software/coreutils/coreutils.html
[9]: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tic_library
[10]:https://golang.org/
[11]:https://twitter.com/kelseyhightower
[12]:https://medium.com/@kelseyhightower/optimizing-docker-images-for-static-binaries-b5696e26eb07

View File

@ -1,64 +0,0 @@
[#]: collector: (lujun9972)
[#]: translator: (geekpi)
[#]: reviewer: ( )
[#]: publisher: ( )
[#]: url: ( )
[#]: subject: (Get cooking with GNOME Recipes on Fedora)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get-cooking-with-gnome-recipes-on-fedora/)
[#]: author: (Ryan Lerch https://fedoramagazine.org/introducing-flatpak/)
Get cooking with GNOME Recipes on Fedora
======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3/gnome-recipes-816x345.jpg)
Do you love to cook? Looking for a better way to manage your recipes using Fedora? GNOME Recipes is an awesome application available to install in Fedora to store and organize your recipe collection.
![][1]
GNOME Recipes is an recipe management tool from the GNOME project. It has the visual style of a modern GNOME style application, and feels similar to GNOME Software, but for food.
### Installing GNOME Recipes
Recipes is available to install from the 3rd party Flathub repositories. If you have never installed an application from Flathub before, set it up using the following guide:
[Install Flathub apps on Fedora](https://fedoramagazine.org/install-flathub-apps-fedora/)
After correctly setting up Flathub as a software source, you will be able to search for and install Recipes via GNOME Software.
### Recipe management
Recipes allows you to manually add your own collection of recipes, including photos, ingredients, directions, as well as extra metadata like preparation time, cuisine style, and spiciness.
![][2]
When entering in a new item, GNOME Recipes there are a range of different measurement units to choose from, as well as special tags for items like temperature, allowing you to easily switch units.
### Community recipes
In addition to manually entering in your favourite dishes for your own use, it also allows you to find, use, and contribute recipes to the community. Additionally, you can mark your favourites, and search the collection by the myriad of metadata available for each recipe.
![][3]
### Step by step guidance
One of the awesome little features in GNOME Recipes is the step by step fullscreen mode. When you are ready to cook, simply activate this mode, move you laptop to the kitchen, and you will have a full screen display of the current step in the cooking method. Futhermore, you can set up the recipes to have timers displayed on this mode when something is in the oven.
![][4]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get-cooking-with-gnome-recipes-on-fedora/
作者:[Ryan Lerch][a]
选题:[lujun9972][b]
译者:[译者ID](https://github.com/译者ID)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校对者ID)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a]: https://fedoramagazine.org/introducing-flatpak/
[b]: https://github.com/lujun9972
[1]: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3/Screenshot-from-2019-03-06-19-45-06-1024x727.png
[2]: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3/gnome-recipes1-1024x727.png
[3]: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3/Screenshot-from-2019-03-06-20-08-45-1024x725.png
[4]: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3/Screenshot-from-2019-03-06-20-39-44-1024x640.png

View File

@ -1,5 +1,5 @@
[#]: collector: (lujun9972)
[#]: translator: ( )
[#]: translator: (geekpi)
[#]: reviewer: ( )
[#]: publisher: ( )
[#]: url: ( )

View File

@ -1,356 +0,0 @@
如何打造更小巧的容器镜像
======
![](https://opensource.com/sites/default/files/styles/image-full-size/public/lead-images/containers_scale_performance.jpg?itok=R7jyMeQf)
[Docker][1] 近几年的爆炸性发展让大家逐渐了解到容器和容器镜像的概念。尽管 Linux 容器技术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这项技术近来的蓬勃发展却还是要归功于 Docker 对用户友好的命令行界面以及使用 Dockerfile 轻松构建镜像的方式。纵然 Docker 大大降低了入门容器技术的难度,但构建一个兼具功能强大、体积小巧的容器镜像的过程中,有很多技巧需要了解。
### 清理不必要的文件
这一步和在普通服务器上清理文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要清理得更加仔细。一个小体积的容器镜像在传输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同时,在磁盘上存储大量不必要的数据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这个原则对于所有服务器来说都是合适的。
清理容器镜像中的缓存文件可以有效缩小镜像体积。下面的对比是分别使用 `dnf` 安装 [Nginx][2] 构建的镜像和使用 `yum` 安装 Nginx 后清理缓存文件构建的镜像:
```
# Dockerfile with cache
FROM fedora:28
LABEL maintainer Chris Collins <collins.christopher@gmail.com>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
# Dockerfile w/o cache
FROM fedora:28
LABEL maintainer Chris Collins <collins.christopher@gmail.com>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
&& dnf clean all \
&& rm -rf /var/cache/yum
-----
[chris@krang] $ docker build -t cache -f Dockerfile .
[chris@krang] $ docker images --format "{{.Repository}}: {{.Size}}"
| head -n 1
cache: 464 MB
[chris@krang] $ docker build -t no-cache -f Dockerfile-wo-cache .
[chris@krang] $ docker images --format "{{.Repository}}: {{.Size}}" | head -n 1
no-cache: 271 MB
```
从上面的结果来看,清理缓存文件的效果相当显著。和清除了 `yum` 缓存文件的容器镜像相比,不清除 `dnf` 缓存文件构建出来的容器镜像体积接近前者的两倍。除此以外包管理器缓存文件、Ruby gem 临时文件、`nodejs` 缓存文件,甚至是下载的源码 tarball 最好都全部清理掉。
### 层:一个潜在的隐患
很不幸(当你往下读,你会发现这是不幸中的万幸),根据容器层的概念,不能简单地向 Dockerfile 中写一句 `RUN rm -rf /var/cache/yum` 就完事儿了。因为 Dockerfile 的每一条命令都以一个层的形式存储,并一层层地叠加。所以,如果你是这样写的:
```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RUN dnf clean all
RUN rm -rf /var/cache/yum
```
你的容器镜像就会包含三层,而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这一层仍然会保留着那些缓存文件,然后在另外两层中被移除,但缓存仍然是存在的,只是你在最终的容器镜像中见不到它们而已。
在上一节的示例中,你会看到正确的做法是将几条命令连接起来,在产生缓存文件的同一层里把缓存文件清理掉:
```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
&& dnf clean all \
&& rm -rf /var/cache/yum
```
这样就把几条命令连成了一条命令,在最终的镜像中只占用一个层。这样只会稍微多耗费一点点构建容器镜像的时间,但被清理掉的缓存文件就不会留存在最终的镜像中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折中方法,只需要把一些相关的命令(例如 `yum install``yum clean all`、下载文件、解压文件、移除 tarball 等等连接成一个命令就可以在最终的容器镜像中节省出大量体积Docker 层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层还有一个更隐蔽的特性。每一层都记录了文件的更改,这里的更改并不仅仅指文件是否存在、文件内容是否被改动,而是包括文件属性在内的所有更改。因此即使是对文件使用了 `chmod` 操作也会被记录在层中。
下面是一次 `docker images` 命令的输出内容。其中容器镜像 `layer_test_1` 是仅在 CentOS 基础镜像中增加了一个 1GB 大小的文件后构建出来的镜像,而容器镜像 `layer_test_2` 是使用了 `FROM layer_test_1` 语句,仅仅再执行一条 `chmod u+x` 命令后构建出来的镜像。
```
layer_test_2 latest e11b5e58e2fc 7 seconds ago 2.35 GB
layer_test_1 latest 6eca792a4ebe 2 minutes ago 1.27 GB
```
如你所见,`layer_test_2` 镜像比 `layer_test_1` 镜像大了 1GB 以上。尽管 `layer_test_2` 基于 `layer_test_1` 且只比 `layer_test_1` 多出一层,但恰好就在这多出来的一层中包含了一个额外的 1GB 的文件。在构建容器镜像的过程中,如果在单独一层中进行移动、更改、删除文件,都会出现类似的结果。
### 专用镜像和公用镜像
就有这么一个亲身经历:我们的项目重度依赖于 [Ruby on Rails][3],于是我们开始使用容器。一开始我们就建立了一个 Ruby 的基础镜像供所有的团队使用,为了简单起见(实际上这样并不好),我们使用 [rbenv][4] 将 Ruby 最新的 4 个版本都安装到了这个镜像当中,目的是让开发人员只用这个镜像就可以将使用不同版本 Ruby 的应用程序迁移到容器中。我们当时还认为这是一个有点大但兼容性相当好的镜像,因为这个镜像可以同时满足各个团队的使用。
实际上这是费力不讨好的。如果将不同版本应用程序安装在独立的镜像中,可以很轻松地实现镜像的自动化维护。同时,还可以在应用程序接近生命周期结束前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以免产生不可控的后果。庞大的公用镜像也会对资源造成浪费,当我们后来将这个庞大的镜像按照 Ruby 版本进行拆分之后,每个基于这些基础镜像构建出来的应用镜像体积都会比原来缩小很多,节省了大量的服务器存储资源。
这个例子也不是说不能追求镜像的兼容性,但仅对于这个例子来说,分拆成多个小的专用镜像无疑能够节省存储资源和维护成本,同时不同的团队也能够根据特定的需求来做定制化的配置。
### 从零开始:将你需要的内容添加到空白镜像中
有一些和 Dockerfile 一样易用的工具可以轻松创建非常小的兼容 Docker 的容器镜像,这些镜像甚至不需要包含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 Buildah 的文章][5],我想在这里再一次安利这个工具。它可以使用宿主机上的工具来操作一个空白镜像并安装打包好的应用程序,而且这些工具不会被包含到镜像当中。
Buildah 取代了 `docker build` 命令。可以使用 Buildah 将容器的文件系统挂载到宿主机上并进行交互。
下面来使用 Buildah 实现上文中 Nginx 的例子:
```
#!/usr/bin/env bash
set -o errexit
# Create a container
container=$(buildah from scratch)
# Mount the container filesystem
mountpoint=$(buildah mount $container)
# Install a basic filesystem and minimal set of packages, and nginx
dnf install --installroot $mountpoint --releasever 28 glibc-minimal-langpack nginx --setopt install_weak_deps=false -y
# Save the container to an image
buildah commit --format docker $container nginx
# Cleanup
buildah unmount $container
# Push the image to the Docker daemons storage
buildah push nginx:latest docker-daemon:nginx:latest
```
你会发现这里使用的已经不是 Dockerfile 了,而是普通的 Bash 脚本,而且是从空白镜像开始构建的。上面这段 Bash 脚本将容器的根文件系统挂载到了宿主机上,然后使用宿主机的命令来安装及应用程序,这样的话就不需要把软件包管理器放置到容器镜像中了。
这样所有无关的内容(例如 `dnf`)就不再会包含在镜像中了。在这个例子当中,构建出来的镜像大小只有 304 MB比使用 Dockerfile 构建的镜像减少了 100 MB 以上。
```
[chris@krang] $ docker images |grep nginx
docker.io/nginx buildah 2505d3597457 4 minutes ago 304 MB
```
_注这个镜像是使用上面的构建脚本构建的镜像名称中的 `docker.io` 只是在推送到镜像仓库时人为加上的。_
对于一个 300MB 级别的容器镜像来说,能缩小 100MB 已经是很显著的节省了。使用软件包管理器来安装 Nginx 会带来大量的依赖项,如果能够使用宿主机直接从源代码对应用程序进行编译然后构建到容器镜像中,节省出来的空间还可以更多,因为这个时候可以精细的选用必要的依赖项,非必要的依赖项一概不构建到镜像中。
[Tom Sweeney][6] 有一篇文章《[用 Buildah 构建更小的容器][7]》,如果你想在这方面做深入的优化,不妨参考一下。
通过 Buildah 可以构建一个不包含完整操作系统和代码编译工具的容器镜像,大幅缩减了容器镜像的体积。因此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创建一个只包含应用程序本身的镜像。
### 使用静态链接的二进制文件来构建镜像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甚至可以舍弃容器内部的管理工具。例如,如果我们不需要在容器中进行调试,是不是可以不要 Bash 了?是不是可以不要 [GNU 套件][8]了?是不是可以不要 Linux 基础文件系统了?如果你使用的编译型语言支持[静态链接库][9],将应用程序所需要的所有库和函数都编译成二进制文件,那么上面那些“累赘”可以统统省去。
这种做法在 [Golang][10] 社区中已经十分常见,下面我们使用由 Go 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进行展示:
以下这个 Dockerfile 基于 `golang:1.8` 构建一个 Hello World 应用程序镜像:
```
FROM golang:1.8
ENV GOOS=linux
ENV appdir=/go/src/gohelloworld
COPY ./ /go/src/goHelloWorld
WORKDIR /go/src/goHelloWorld
RUN go get
RUN go build -o /goHelloWorld -a
CMD ["/goHelloWorld"]
```
构建出来的镜像中包含了二进制文件、源代码以及基础镜像层,一共 716MB。但对于应用程序运行唯一必要的只有编译后的二进制文件其余内容在镜像中都是多余的。
如果在编译的时候通过指定参数 `CGO_ENABLED=0` 来禁用 `cgo`,就可以在编译二进制文件的时候忽略某些 C 语言库:
```
GOOS=linux CGO_ENABLED=0 go build -a goHelloWorld.go
```
编译出来的二进制文件可以基于空白镜像来构建应用程序镜像:
```
FROM scratch
COPY goHelloWorld /
CMD ["/goHelloWorld"]
```
来看一下两次构建的镜像对比:
```
[ chris@krang ] $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SIZE
goHello scratch a5881650d6e9 13 seconds ago 1.55 MB
goHello builder 980290a100db 14 seconds ago 716 MB
```
从镜像体积来说简直是天差地别了。基于 `golang:1.8` 镜像构建出来的应用程序镜像(带有 builder 标签)体积是基于空白镜像构建出来的应用程序镜像的 460 倍!后者的整个镜像大小只有 1.55MB,也就是说,有 713MB 的数据都是非必要的。
正如上面提到的,这种缩减镜像体积的方式在 Golang 社区非常流行,因此不乏这方面的文章。[Kelsey Hightower][11] 有一篇[文章][12]专门介绍了如何处理这些库的依赖关系。
### 压缩镜像层
除了前面几节中讲到的将多个命令连接成一个命令的技巧,还可以对镜像层进行压缩。镜像层压缩的实质是删除掉镜像构建过程中的所有中间层,然后使用镜像的当前状态导出单个镜像层。这样可以进一步将镜像缩小到更小的体积。
在 Docker 1.13 之前,压缩镜像层的的过程可能比较麻烦,需要用到 `docker-squash` 之类的工具来导出容器的内容并重新导入成一个单层的镜像。但 Docker 在 Docker 1.13 中引入了 `--squash` 参数,可以在构建过程中实现同样的功能:
```
FROM fedora:28
LABEL maintainer Chris Collins <collins.christopher@gmail.com>
RUN dnf install -y nginx
RUN dnf clean all
RUN rm -rf /var/cache/yum
[chris@krang] $ docker build -t squash -f Dockerfile-squash --squash .
[chris@krang] $ docker images --format "{{.Repository}}: {{.Size}}" | head -n 1
squash: 271 MB
```
通过这种方式使用 Dockerfile 构建出来的镜像有 271MB 大小,和上面连接多条命令的方案构建出来的镜像体积一样,因此这个方案也是有效的,但也有一个潜在的问题,而且是另一种问题。
### Going too far: Too squashed, too small, too specialized
容器镜像之间可以共享镜像层。一个镜像层本身会带有一定的体积,但只要存在于镜像仓库中,就可以被其它容器镜像复用。一个容器镜像的大小是基础镜像层加上每层的差异内容,因此,如果有数千个基于同一个基础镜像的容器镜像,其体积之和也有可能只比一个基础镜像大不了多少。
因此,如果过度使用压缩图像层的方案,将不同镜像压缩成单个镜像层,各个容器镜像之间就没有可以共享的镜像层了,每个容器镜像都会占有单独的体积。如果你只需要维护少数几个容器镜像,这个问题可以忽略不计;但如果你要维护的容器镜像很多,从长远来看,就会耗费大量的存储空间。
回顾上面 Nginx 的例子。在这个镜像中,有 Fedora 操作系统和 Nginx 应用程序,没有安装缓存,并且已经被压缩。但我们一般不会使用一个原始的 Nginx而是会修改配置文件以及引入其它代码或应用程序来配合 Nginx 使用而要做到这些Dockerfile 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如果使用普通的镜像构建方式,构建出来的容器镜像就会带有 Fedora 操作系统的镜像层、一个安装了 Nginx 的镜像层、为 Nginx 作自定义配置的其它多个镜像层,而如果有其它容器镜像需要用到 Fedora 或者 Nginx就可以复用这个容器镜像的前两层。
```
[ App 1 Layer ( 5 MB) ] [ App 2 Layer (6 MB) ]
[ Nginx Layer ( 21 MB) ] ------------------^
[ Fedora Layer (249 MB) ]
```
如果使用压缩镜像层的构建方式Fedora 操作系统会和 Nginx 以及其它配置内容都被压缩到同一层里面,如果有其它容器镜像需要使用到 Fedora就必须重新引入 Fedora 基础镜像,这样每个容器镜像都会额外增加 249MB 的大小。
```
[ Fedora + Nginx + App 1 (275 MB)] [ Fedora + Nginx + App 2 (276 MB) ]
```
当你构建了大量在功能上趋于分化的的小型容器镜像是,这个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了。
就像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一样,关键是要做到适度。根据镜像层的实现原理,如果一个容器镜像变得越小、越专用化,就越难和其它容器镜像共享基础的镜像层,这样反而带来不好的效果。
对于仅在基础镜像上做微小变动构建出来的多个容器镜像,可以考虑共享基础镜像层。如上所述,一个镜像层本身会带有一定的体积,但只要存在于镜像仓库中,就可以被其它容器镜像复用。
```
[ specific app ] [ specific app 2 ]
[ customizations ]--------------^
[ base layer ]
```
一个容器镜像变得越小、越专用化,就越难和其它容器镜像共享基础的镜像层,最终会不必要地占用越来越多的存储空间。
```
[ specific app 1 ] [ specific app 2 ] [ specific app 3 ]
```
### 总结
减少处理容器镜像时所需的存储空间和带宽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减小容器镜像本身的大小。在使用容器的过程中,要经常留意容器镜像是否体积过大,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上述提到的清理缓存、压缩层、在空白镜像中放入二进制文件等不同的方法,将容器镜像的体积缩减到一个真实的规格。
--------------------------------------------------------------------------------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7/building-container-images
作者:[Chris Collins][a]
选题:[lujun9972](https://github.com/lujun9972)
译者:[HankChow](https://github.com/HankChow)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校对者ID)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a]:https://opensource.com/users/clcollins
[1]:https://www.docker.com/
[2]:https://www.nginx.com/
[3]:https://rubyonrails.org/
[4]:https://github.com/rbenv/rbenv
[5]: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6/getting-started-buildah
[6]:https://twitter.com/TSweeneyRedHat
[7]: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8/5/containers-buildah
[8]:https://www.gnu.org/software/coreutils/coreutils.html
[9]:https://en.wikipedia.org/wiki/Static_library
[10]:https://golang.org/
[11]:https://twitter.com/kelseyhightower
[12]:https://medium.com/@kelseyhightower/optimizing-docker-images-for-static-binaries-b5696e26eb07

View File

@ -0,0 +1,64 @@
[#]: collector: (lujun9972)
[#]: translator: (geekpi)
[#]: reviewer: ( )
[#]: publisher: ( )
[#]: url: ( )
[#]: subject: (Get cooking with GNOME Recipes on Fedora)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get-cooking-with-gnome-recipes-on-fedora/)
[#]: author: (Ryan Lerch https://fedoramagazine.org/introducing-flatpak/)
在 Fedora 上使用 GNOME Recipes 烹饪
======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3/gnome-recipes-816x345.jpg)
你喜欢烹饪吗?在 Fedora 中寻找管理食谱的更好方法么? GNOME Recipes 是一个非常棒的应用,可以在 Fedora 中安装,用于保存和组织你的食谱。
![][1]
GNOME Recipes 是 GNOME 项目中的食谱管理工具。它有现代 GNOME 应用的视觉风格,类似于 GNOME Software但它是对于食物。
### 安装 GNOME Recipes
Recipes 可从第三方 Flathub 仓库安装。如果你之前从未安装过 Flathub 的应用,请使用以下指南进行设置:
[Install Flathub apps on Fedora](https://fedoramagazine.org/install-flathub-apps-fedora/)
正确设置 Flathub 作为软件源后,你将能够通过 GNOME Software 搜索和安装 Recipes。
### 食谱管理
Recipes 能让你手动添加自己的食谱集合,包括照片、配料,说明,以及额外的元数据,如准备时间、烹饪风格和辛辣程度。
![][2]
当输入新项时GNOME Recipes 有一系列不同的测量单位可供选择, 以及特殊的标签, 如温度等, 让你可以轻松地切换单位。
### 社区食谱
除了手动输入你喜欢的菜肴供你自己使用外,它还能让你查找、使用和贡献食谱给社区。此外,你可以标记你的收藏夹,并通过搜索集合的大量元数据查找菜谱。
![][3]
### 分步指导
GNOME Recipes 中一个非常棒的小功能是分步全屏模式。当你准备做饭时,只需激活此模式,将笔记本电脑拿到厨房,你就可以全屏显示烹饪方法中的当前步骤。此外,当食物在烤箱中时,你可以在这个模式下设置定时器。
![][4]
--------------------------------------------------------------------------------
via: https://fedoramagazine.org/get-cooking-with-gnome-recipes-on-fedora/
作者:[Ryan Lerch][a]
选题:[lujun9972][b]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校对者ID)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a]: https://fedoramagazine.org/introducing-flatpak/
[b]: https://github.com/lujun9972
[1]: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3/Screenshot-from-2019-03-06-19-45-06-1024x727.png
[2]: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3/gnome-recipes1-1024x727.png
[3]: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3/Screenshot-from-2019-03-06-20-08-45-1024x725.png
[4]: https://fedoramagazin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3/Screenshot-from-2019-03-06-20-39-44-1024x64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