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Project/published/201803/20180306 Most Useful Linux Commands You Can Run in Windows 10.md

143 lines
7.2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Normal View History

可以运行在 Windows 10 中的最实用的 Linux 命令
======
![](https://www.linux.com/sites/lcom/files/styles/rendered_file/public/wsl-commands.png?itok=91oEXdO8)
在本系列早先的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关于如何在 [Windows 10 上开启 WSL 之旅][1] 的内容。作为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们准备探讨一些能在 Windows 10 上广泛使用的 Linux 命令。
话题深入之前,请先让我们明确本教程所适用的人群。本文适用于使用 Windows 10 系统,但是又想在 Azure、AWS 或是私有云平台上学习 Linux 的初级开发者。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帮助初次接触 Linux 系统的 Windows 10 用户。
您的工作任务决定了您所需要的命令,而我的需求可能和您的不一样。本文旨在帮助您在 Windwos 10 上舒服的使用 Linux。不过请牢记WSL 并不提供硬件访问的功能比如声卡、GPU至少官方是这么描述的。但是这可能并不能阻止 Linux 用户的折腾精神。很多用户不仅完成了硬件访问,甚至已经在 Windows 10 上安装上了 Linux 桌面程序。但是本文并不会涉及这些内容,我们可能会讨论这些,但不是现在。
下面是我们需要着手的任务。
### 如何让您的 Linux 系统保持到最新的版本
因为 Linux 运行在了 Windows 系统中,所以您将被剥夺 Linux 系统所提供的所有安全特性。另外,如果不及时给 Linux 系统打补丁,你的 Windows 设备将被迫暴露在外界威胁中,所以还请保持您的 Linux 为最新版本。
WSL 官方支持 openSUSE/SUSE Linux Enterprise 和 Ubuntu。您也可以安装其他发行版但是我只需要它们当中的二者之一就可以完成我的所有工作毕竟我只需要访问一些 Linux 基础程序。
**更新 openSUSE Leap**
```
sudo zypper up
```
如果您想升级系统,您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
```
sudo zypper dup
```
**更新 Ubuntu**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
这样你就安全了,由于 Linux 系统的更新是渐进式的,所以更新系统成为了我的日常。不像 Windows 10 的更新通常需要重启系统,而 Linux 不同,一般只有 KB 或是 MB 级的更新,无需重启。
### 管理文件目录
系统更新之后,我们来看看一些或普通或不太普通的任务。
系统更新之外的第二重要的任务是使用 Linux 管理本地和远程文件。我承认我更青睐图形界面程序,但是终端能提供更可靠、更有价值的服务。要不你使用资源管理器移动 1 TB 的文件试试?我通常使用 `rsync` 命令来移动大量文件。如果中断任务,`rsync` 可以在上次停止的位置继续工作。
虽然您可能更习惯使用 `cp` 或是 `mv` 命令复制、移动文件,但是我还是喜欢灵活的 `rsync` 命令,了解 `rsync` 对远程文件传输也有帮助。使用 `rsync` 大半为了完成下面三个任务:
**使用 rsync 复制整个目录:**
```
rsync -avzP /source-directory /destination directory
```
**使用 rsync 移动文件:**
```
rsync --remove-source-files -avzP /source-directory /destination-directory
```
在成功复制目标目录之后,此命令将删除源文件。
**使用 rsync 同步文件:**
我的文件可能在多处存储。但是,我只会在主要位置中增加或是删除。如果不使用专业的软件,同步文件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挑战,而 `rsync` 刚好可以简化这个过程。这个命令可以让两个目录文件内容同步。不过要注意,这是一个单向同步,即从源位置同步到目标位置。
```
rsync --delete -avzP /source-directory /destination-directory
```
如果源目录中没有找到文件,上述命令将删除目标目录中的文件。换言之,它创建了源目录的一个镜像。
### 文件自动备份
保持文件备份是一项乏味的工作。为了保持我的设备的完全同步,我运行了一个 cron 作业在夜间保持我的所有目录同步。不过我会留一个外部驱动器,基本上每周我都会手动同步一次。由于可能删掉我不想删除的文件,所以我并没有使用 `--delete` 选项。我会根据情况手动决定是否使用这个选项。
**创建 cron 作业,打开 crontab**
```
crontab -e
```
移动大文件时,我会选择在系统空闲的深夜执行该命令。此命令将在每天早上 1 点运行,您大概可以这样修改它:
```
# 0 1 * * * rsync -avzP /source-directory /destination-directory
```
这是使用 crontab 的定时作业的命令结构:
```
# m h dom mon dow command
```
在此,`m` = 分钟,`h` = 小时,`dom` = 本月的某天,`mon` = 月,`dow` = 本周的某天。
我们将在每天早上 1 点运行这条命令。您可以选择 `dow` 或是 `dom`(比如,每月 5 号)等。您可以在 [这里][2] 阅读更多相关内容。
### 管理远程服务器
在 Windows 系统上使用 WSL 的优势之一就是能方便管理云上的 Linux 服务器WSL 能提供原生的 Linux 工具给您。首先,您需要使用 `ssh` 命令登录远程 Linux 服务器。
比如,我的服务器 ip 是 192.168.0.112;端口为 2018不是默认的 22 端口Linux 用户名是 swapnil密码是 “就不告诉你”。
```
ssh -p2018 swapnil@192.168.0.112
```
它会向您询问用户密码,然后您就可以登录到 Linux 服务器了。现在您可以在 Linux 服务器上执行任意您想执行的所有操作了。不需使用 PuTTY 程序了。
使用 `rsync` ,您可以很轻易的在本地机器和远程机器之间传输文件。源目录还是目标目录取决于您是上传文件到服务器,还是下载文件到本地目录,您可以使用 `username@IP-address-of-server:/path-of-directory` 来指定目录。
如果我想复制一些文本内容到服务器的 home 目录,命令如下:
```
rsync -avzP /source-directory-on-local-machine ssh -p2018 swapnil@192.168.0.112:/home/swapnil/Documents/
```
这将会复制这些文件到远程服务器中 `Documents` 目录。
### 总结
本教程主要是为了证明您可以在 Windows 10 系统上通过 WSL 完成 Linux 方面的很大一部分的任务。通常来说它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Linux 的世界已经向 Windwos 10 系统张开怀抱了,尽情探索吧。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是想了解 WSL 涉及到的其他层面,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分享您的想法。
在 [Administering Linux on Azure (LFS205)][4] 课程中了解更多,可以在 [这里][5] 注册。
--------------------------------------------------------------------------------
via: https://www.linux.com/blog/learn/2018/3/most-useful-linux-commands-you-can-run-windows-10
作者:[SAPNIL BHARTIYA][a]
译者:[CYLeft](https://github.com/CYLef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a]:https://www.linux.com/users/arnieswap
[1]:https://www.linux.com/blog/learn/2018/2/how-get-started-using-wsl-windows-10
[2]:http://www.adminschoice.com/crontab-quick-reference
[3]:mailto:username@IP
[4]: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linux-courses/system-administration-training/administering-linux-on-azure
[5]:http://bit.ly/2FpFtPg